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中日茶坊 > 日中經濟交流呼喚機器翻譯軟體的進步

莫邦富的日本管窺(301)日中經濟交流呼喚機器翻譯軟體的進步

2020/06/05

PRINT

      小牛翻譯總裁張春良結合市場需求回顧了小牛翻譯深耕機器翻譯領域四十年的漫長歷程。他説,在當今的大數據時代,機器翻譯是一個剛需。隨著2016年以來神經機器翻譯系統的異軍突起,小牛翻譯在專利翻譯、新聞瀏覽、跨境電商、輿情分析、出境遊等多個領域,正在呈現快速增長的態勢。尤其在需要快速甚至實時完成的大數據翻譯需求,機器翻譯不僅完全可用的,而且正在發揮巨大作用。他。始終保持著自己的初心,將繼續專注於機器翻譯技術的研發,為大家提供更高品質的機器翻譯「引擎」,賦能包括中日在內的各種語言之間的資訊交流。

 

      在圓桌討論環節,參加討論的嘉賓包括日本大學教授吳川、原上海東方網海外日文版總監章坤良、美國華文作家協會理事・詩人・翻譯家荻野目櫻、旅日詩人・翻譯家趙晴及小牛翻譯技術總監杜權,圍繞著「翻譯不僅是技術也是藝術」、「將機器翻譯更好地用在文學作品翻譯中」兩個主題展開深度探討交流,尤其是趙晴提出了文學作品講究「韻味」,機器翻譯什麼時候才能勝任「韻味」的表達這一尖銳的觀點後,嘉賓們各抒己見,精彩觀點層出不窮,將論壇推向了高潮。

 

      原上海東方網海外日文版總監章坤良表示,隨著技術的進步,機器翻譯已經可以很好地落地應用,目前在新聞領域機器翻譯已有較普遍的運用,希望未來機器翻譯可以達到更高的水準,從整句再到整段再到篇章逐步實現「信達雅」的翻譯水準。

 

      中日兩國之間以機器翻譯與中日交流為題舉辦這類跨境研討論壇,也許這次論壇是首開先河的試水,從參加者的反響及回饋來看,反應熱烈,許多人建議今後需要多舉辦這類論壇,討論更多的技術和其他領域的跨界性課題,以推進機器翻譯軟體的進步。

 

      儘管新冠疫情的爆發及在全球蔓延給蓬勃發展的各國經濟及經濟的全球化帶來較大影響,但無論如何包括機器翻譯軟體在內的資訊化技術的進步使世界各國更加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中日兩國是一衣帶水的鄰邦,政治、經濟、貿易、文化、教育、旅遊等領域交流頻繁,相信本屆論壇的召開對於今後有效地利用機器翻譯技術,加強中日兩國經濟及人文交流,將會起到更大的促進作用。

 

      此外,廈門精藝達旗下的譯直播作為本次論壇提供全程高清直播服務,使更多的受眾分享了論壇的精彩內容。

 

莫邦富 簡歷

上海出生。曾下鄉黑龍江生産建設兵團。上海外國語大學日語專業畢業後,曾在該校任教。1985年留學日本,在日本讀完碩士、博士課程。現在是旅居日本的華人作家、評論家。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5
具有一般參考性
 
1
不具有參考價值
 
3
投票總數: 9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