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中日茶坊 > 由《鬼滅之刃》談到日本的驅鬼習俗

等身大的日本(348)由《鬼滅之刃》談到日本的驅鬼習俗

2020/12/29

PRINT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中島惠:在日本,電影《鬼滅之刃 劇場版 無限列車篇》正在熱映。該片于10月16日上映,截止到12月27日,觀影人數已突破2404萬9907,票房收入達到324億7889萬日元。12月中旬,日本漢字能力檢定協會公佈了“今年的漢字”,“滅”排在第7位,“鬼”排在第9位。

 

 
 《鬼滅之刃 劇場版 無限列車篇》超過了宮崎駿執導的《千與千尋之神隱》,登頂日本電影票房榜首

      關於《鬼滅之刃》大熱的背景原因,各路專家學者都進行了分析,其共同點是,當今社會處於不穩定的狀態之中,對於有驅鬼風俗的日本人來説,影片講述的故事質樸而接地氣,家族親情、手足之情等令人感動。很多人不僅對主人公産生了共鳴,而且從鬼怪也有悲傷過往這一點上感受到了魅力。我看了電影之後也有同感。

 

      其實,日本自古以來就流傳著很多關於“鬼”(日語讀音“ONI”)的故事,鬼與日本人的生活密切相關。雖然和中國的“鬼”是同一個漢字,但二者給人的印象卻迥然不同。日本的鬼類似于妖怪,是一種傳説中的生物。

 

      在日本人的想像中,鬼的形像是頭上長著一個或兩個犄角,臉和身體均為紅色,肌肉發達,人高馬大。穿著虎紋兜襠布和圍腰布,除此之外幾乎全身赤裸。手持大棒,住在荒山野嶺之中。雖然日本也有一些不嚇人的鬼,但對大多數日本人來説,鬼是具有代表性的“可怕的東西”。

 

      説起驅鬼英雄,“桃太郎”在日本家喻戶曉。這是一個日本民間故事,人們大多會在幼兒園時期通過繪本等知道“桃太郎”的故事。故事大概講的是,有一天,一對老夫婦撿到一個順著河水漂流下來的桃子,切開一看,裏面有一個健康的小男孩。老夫婦給他取名為桃太郎並撫養他長大,之後桃太郎帶著老人做的糯米糰子(kibi-dango,日本的點心)踏上了征途,路上遇到的狗、猴子、山雞成了桃太郎的隨從,大家一同前往鬼島懲治惡鬼。這個故事有不同版本,部分情節存在差異。

 

      另外,京都的大江山也流傳著一些不算廣為人知的鬼怪傳説。其中最有名的鬼是非常喜歡喝酒的“酒吞童子”。據説酒吞童子居住在大江山的洞穴裏,手下有眾多隨從,在日本經常被當作歌舞伎及電影等的題材。

 

      除了民間故事和傳説之外,日本人還有在2月3日“節分”(立春前一天)撒豆驅鬼的傳統習俗。人們會一邊大聲吆喝著“鬼出去,福進來”,一邊從屋裏向門外拋撒福豆(炒好的豆子),隨後立刻關上屋門,據説這樣可以把鬼怪趕出去,把幸福留在家中。

 

      據説鬼害怕柊樹(刺桂)葉上的尖刺,日本的一些地區有節分時將柊樹葉和沙丁魚頭插在玄關處驅鬼的風俗。據説是先用烤沙丁魚頭的氣味把鬼引誘過來,然後用柊樹葉上的尖刺戳鬼的眼睛將其驅除。

 

      我在家鄉山梨縣不曾見過用柊樹葉和沙丁魚頭驅鬼的活動,但在東京,一到節分時,經常會看到超市裏出售柊樹葉。2月我去和歌山縣的高野山旅行時,看到很多人家的玄關處有柊樹葉和沙丁魚頭。由此可見,在日本,“驅鬼辟邪”已紮根於人們的生活中。

 

      在《鬼滅之刃》中,主人公灶門炭治郎的妹妹被變成鬼,為了找到讓妹妹重新變回人的辦法,炭治郎加入了鬼殺隊,與鬼老大鬼舞辻無慘展開了鏖戰。現在,日本人正在和“新冠疫情”這種無形的鬼怪戰鬥,這部作品能夠打動人們的心,或許也是一種必然。

 

 

中島惠 簡歷

出生於日本山梨縣。曾在北京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留學。先擔任報社記者,1996年起成為自由記者。著作有《中國精英這樣看待日本人》,《中國人的誤解 日本人的誤解》(均由日本經濟新聞出版社出版), 《爆買之後他們將瞄準哪?》,《中國精英嚮往日本》等。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9
具有一般參考性
 
1
不具有參考價值
 
2
投票總數: 12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併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併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