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蘭姆·阿里森談中美該如何避免戰爭
2018/02/24
葛蘭姆·阿里森:首先必須認清現狀。崛起的新興國家成為霸權國家的競爭對手,産生了危險的狀況,這是現實。在這種狀況下需要的是超凡的想像力和適應力。應該學習歷史,了解過去政府曾犯下導致戰爭爆發的錯誤以及有助於避免戰爭的行動。
曾經的霸權國家英國在美國崛起之際曾區別對待重大國家利益和既得利益。此外還能從東西冷戰中學到經驗教訓。第2次世界大戰後,當時的蘇聯成為與美國競爭的新興勢力。美國確立了西方的同盟體制、馬歇爾計劃和國際金融體制等冷戰戰略,40年後不動一兵一卒就勝利了。
記者:美國曾以封鎖戰略對付蘇聯,但是否應敦促中國參與國際秩序構建?
葛蘭姆·阿里森:不能簡單複製冷戰等過去的案例,必須研究經驗教訓,使之切合現在的狀況。中國已在經濟方面與各國形成密切聯繫,無法像蘇聯那樣將其排除在國際經濟體制之外。另一方面,拉攏中國,使之成為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的普通成員這一想法也缺乏現實意義。
必須發揮想像力加以思考,以找出某種方法。不僅是美國,包括日本等友好國家在內都需要思考。例如日本在沒有美國的情況下推進跨太平洋經濟合作協定(TPP),這將成為針對中國的牽制手段,因此這是很好的想法。
現在的國際秩序在過去70年裏沒有給大國間帶來戰爭,但無法再像過去那樣維持下去。目前處在新興市場國家威脅霸權國家地位的狀況下,此外,川普總統正試圖減少美國的領導作用。正因為如此,需要對美國領導能力構成補充的日本這樣的國家。
記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刀禰館久雄
葛蘭姆·阿利森(Graham T.Allison):美國政治學者。曾在柯林頓政權擔任國防部助理部長。著作有《決策的本質》和《註定一戰:美國和中國能否逃脫修昔底德陷阱?》等。現年77歲。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