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10月,當時的中國副總理鄧小平訪問日本,並在日本記者俱樂部舉行了新聞發佈會。傾聽當時的錄音可以發現,鄧小平通過翻譯表示,「實現中日邦交正常化時,我們雙方約定不涉及這一問題。這次談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的時候,雙方也約定不涉及這一問題」,「我們認為兩國政府把這個問題避開是比較明智的,這樣的問題放一下不要緊,等10年也沒有關係」。
1992年4月7日,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在頭版頭條報道了當時的日本首相宮澤喜一與到日本訪問的中國共産黨總書記江澤民的會談,而標題則是《雙方確認擱置「尖閣諸島問題」》。從這種報道態度,可以看出日本外務省的資深人士所説的「擱置的默契」當時在日本國內也廣泛浸透。
那麼,如果將這個問題恢復至與當時相同的狀態,中日關係能否重修舊好呢?似乎並不簡單。
研究中日關係史的日本香川大學副教授井上正也指出,「可以説,中國如今要求的是‘狹義的擱置’,即中日雙方正式承認領土主權問題的存在。日本如果接受,就等於日本政府在此前的正式立場上有所後退」。
中日邦交正常化已經過去40多年,中日各自描繪的「擱置論」的內容出現巨大分歧。如果置之不理,中日間緊張局面將日趨加劇。
日本前駐華大使宮本雄二呼籲,「應以就所有問題啟動對話這一方式維持現狀,以降低緊張事態的程度」。雙方坐到談判桌前,對這個問題各自主張觀點,形成沒有休止的爭論,形成事實上的「新的擱置」。
這雖然聽起來充滿謬誤,但要緩和極度冷卻的關係,或許只能如此。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政治部副部長 高橋哲史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