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總統普丁2014年將如何發展與美國和中國的關係以及推動俄日北方四島(俄羅斯稱南千島群島)談判?針對普丁的外交政策,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採訪了俄羅斯有代表性的外交專家德米特里·特列寧(Dmitri Trenin)。
記者:您如何看待2014年的日俄關係?
 |
俄羅斯外交專家德米特里•特列寧(Dmitri Trenin) |
特列寧:在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和俄羅斯總統普丁之間,有可能舉行促使日俄關係最終走向正常化的令人關注的磋商。這是因為,2014年是兩國首腦明確任期內目標的一年。在日俄關係中,必須確定兩國利益在哪些方面一致,實際能做些什麼。
在領土問題上,如果兩國首腦的立場足夠接近,則有望取得明顯進展。相互做出讓步的時機已經成熟。但是,如果雙方立場差異很大,則應集中精力解決領土以外的課題。雖然劃定邊境線非常重要,但有必要思考構建新的日俄關係。2014年,要促成普丁總統訪日,經濟以外領域也需要取得巨大成果。
記者:普丁政權提倡在亞太地區構建安全保障新框架的意圖是什麼?
特列寧:目前最受人關注、最重要而危險的事件並不出現在歐洲,而是亞洲,因此普丁政權也正將安全政策的重心轉向亞洲。但是,亞洲主要博弈參與者是中美,而俄羅斯的立場則是‘其他國家’之一。俄羅斯希望建立作為「斡旋者」對緩解亞洲緊張局勢産生影響的機制。此外,普丁還希望在國際舞臺上提升俄羅斯的影響力。
記者:普丁政權如何看待中國?
特列寧:普丁政權認為中國將具備更大影響力,將和美國一起成為21世紀的超級大國之一。俄羅斯將重視與中國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不會做損害對華關係的事情。在南海等中國周邊地區發生的中國與(越南和日本等)周邊國家的對立中,俄羅斯將積極避免刺激中國,同時保持中立立場。
記者:俄羅斯於2013年在遠東地區實施了大規模軍事演習。對此您怎麼看?
特列寧:這體現出普丁總統非常重視遠東地區和東北亞。今後,地區局勢可能發生重大變化,而俄羅斯通過軍事演習顯示出,做好了應對任何變化的準備。演習並非針對不斷加強軍事力量的中國,而是俄羅斯自身的需要。
記者:您如何預測2014年的俄美關係?
特列寧:核裁軍仍然無法達成協定。只要美國尋求構建導彈防禦系統(MD)以及可直接打擊全球目標的攻擊系統,俄羅斯就將加快加強軍事力量。不過,俄美在諸如敘利亞問題那樣、雙方利益一致的個別問題上可能展開合作。
記者:普丁外交的本質是什麼?
特列寧:普丁屬於保守的實用主義者,將世界看做經常展開競爭的場所。普丁認為,俄羅斯首先應參與競爭,然後根據結果與其他國家展開合作。同時普丁也是整合主義者,認為俄羅斯和烏克蘭等國屬於擁有相同文明的地區。其基本戰略是,領導俄羅斯恢復可對國際政治施加影響力的大國地位。
德米特里•特列寧(Dmitri Trenin):美國智囊組織卡耐基莫斯科中心主任。在1993年之前在軍隊任職,參加了美蘇核武器與太空武器談判。因有關俄羅斯安全政策的均衡分析而聞名,著作有《俄羅斯新戰略》。2012年底曾在聯合發表的論文中提出了最終將北方四島交還日本的解決方案。現年58歲。
(記者為石川陽平)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