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在1975年三木武夫首相於8月15日參拜靖國神社之前,日本首相參拜的基本是春季或者秋季的例行祭祀。我當時也打算在例行祭祀時進行參拜。我於2006年9月就任首相,之後的秋季例行祭祀由於時間與訪華出現重疊,就延後了。當時計劃在2007年秋或者在那之後日中關係的穩定階段再去參拜。但失去了機會很遺憾。(編者按:2007年9月安倍辭去日本首相職務)
外交的目的就是國家利益
記者:您在訪問中國時達成共識的戰略互惠關係成了日中關係的關鍵詞。
安倍:我認為在深刻認識到經濟領域要形成共贏關係的同時,對於作為鄰國而可能發生的政治問題引發的風險進行控制就非常重要。日本損害本國利益去贏得友好是本末倒置。友好只是手段,國家利益才是目的。這是脫離友好第一主義。我的戰略互惠就是這樣的概念。
記者:您如何評價目前民主黨政權處理的日中關係?
安倍:我覺得現在似乎返回了友好第一主義。這絕對是錯誤的。即使在政治方面處於比較緊張的局面,大腦裏也要認識到經濟方面的交流將給雙方都帶來利益,採取冷靜地應對。但是中國卻不是這樣。去年尖閣諸島(編者按:中國稱釣魚島)海域發生中國漁船衝撞事件,中國也採取了停止民間層面交流的舉措,這明顯違背了戰略互惠關係。
(記者為佐藤 賢)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