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發現的「國寶級中國瓷器」是真是假?
2017/06/26
當筆者問其理由時森達也説:1、日本國內有三個「曜變天目碗」,我也拿在手裏看過杭州的「曜變天目碗」的殘片,這些「曜變天目碗」的外側都沒有像「東京電視臺」的節目裏那樣明顯的花紋;2、「東京電視臺」的節目裏的「曜變天目碗」的花紋像雲紋一樣,這和曜變天目的花紋完全不同,真正的「曜變天目碗」的花紋是白的、圓的,周邊放射著彩虹一樣的光芒;3、「東京電視臺」節目中鑒定的「曜變天目碗」的器底有「供禦」二字,確實在建窯的窯跡中發現過寫有「供禦」的殘片,但是真正完整的好瓷器寫有這兩個字的在全世界幾乎看不到,而模倣品寫有這兩個字的瓷器很多,「東京電視臺」裏的那件瓷器雖然和真正「曜變天目碗」完全不同,但是特別像最近在中國流行的模倣品。
森達也教授還説:作為電視節目,不是科學研究,需要劇場效果,這是沒有辦法的事,但是把這只碗説成是和日本的其他三個國寶同樣的東西,對於真正進行陶瓷器科學研究的人來説,是十分令人遺憾的。
這一爭論也蔓延到了中國,中華陶瓷藝術設計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建窯代表性傳承人(相當於日本的人間國寶)、建窯陶瓷研究所所長孫建興從事複製、還原「曜變天目碗」産地建窯産品40年,先後開發出黑釉、黃(紅、藍、金、銀)兔毫、異毫、虹彩(金縷、白點)鷓鴣斑、鐵銹斑、毫變、國寶油滴、金(銀、虹彩)油滴、黃天目、蓼冷汁、灰被、玳瑁、柿紅、虹彩、金(銀)彩文字、木葉、窯變、曜變天目等系列作品,他在給長江惣吉發來的郵件中寫道:「是偽曜變,是現代燒製的。」筆者也就此與孫建興電話交談了很久,他告訴筆者:「前段東京播放的那件茶碗是前幾年倣造的」。
真假之爭被報紙、雜誌炒熱以後,這個「曜變天目碗」的所有者把這個碗拿到奈良大學文學系文化財産學科教授魚島純一那裏,要求魚島教授對此碗進行分析,魚島教授使用螢光X光裝置對這只茶碗上的每種色彩進行了檢證。
「魚島教授使用能夠檢測出物質所包含的元素的螢光X線分析裝置,用X線照射茶碗表面的每一種顏色,測量元素的種類和量,結果檢測出鋁等10種元素,但是有關在化學顏料中所使用的元素,只檢出了對發色不會給予影響的微量。
魚島教授説:‘用X線無論照在哪種顏色的界面上,檢出的成份都大致相同,可以認為所使用的釉藥是一種,這一結果説明不能斷定這是假貨。’」(《德島新聞》,2017年2月28日)
而長江對筆者説:「魚島教授説因為沒有檢出能夠影響釉的發色的量,因此作出如此判斷,那麼就必須提示最低限度要有多大的量才能影響釉的發色,並指出他對顏料的分析值小于影響發色的數值。
但是魚島教授的資料數據中既沒有這個最低限度的數值,也沒有他所分析出的數值,因此他的判斷是沒有根據的。」
據日本複數的媒體報道,這以後,由於所有者不再提供有關該碗的資料,德島縣停止了為將其指定為文化財産所展開的調查。
「曜變天目碗」鑒定為什麼引起爭論?
筆者自己也很喜歡「開運 什麼都鑒定團」這個電視節目,因為筆者也收集中國古陶瓷器,自學古玩鑒定近10年了,也寫過有關陶瓷器的書、文章及報道,憑著自己一點粗淺的知識,覺得中島先生在鑒定陶瓷器,特別是日本陶瓷器上還是相當有經驗、有造詣的,但是拋開中島先生和他的這次鑒定不談,從一般的意義上來講,要求一名鑑定師的鑒定範圍不僅包括日本還包括國外,並且個個精準,那麼對這位鑑定師來説無疑是一種冒險。陶瓷遍佈全世界,最早的陶器有上萬年的歷史,一個鑒定家怎麼能古今內外通吃,所向無敵,一次不錯呢?就是一次不錯,以後也存在著鑒錯的危險。正如《莊子》中所説「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就是最權威的陶瓷器研究家也有失手的時候。比如説,1959年,國際知名的陶瓷研究專家、日本陶瓷研究第一人者,當時擔任日本文部省技官、文化財産專門審查會委員的小山富士夫極力推薦將一個叫做「永仁壺」的陶器定為日本國重要文化財産。這樣,在是年6月27日,文部省以「永仁壺」是日本鐮倉時代時期明確的古瀨戶作品為由,將此定為日本國重要文化財産。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