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款Model 3難量産讓特斯拉陷困境
2018/02/09
美國特斯拉在正式量産新款純電動汽車「Model 3」上遭遇了困難。由於電池問題等,開始量産的時間將推遲至2018年6月底。投資負擔首先顯現出來,特斯拉2017年4季度(10~12月)財報顯示,最終虧損額達到6.7535億美元,創出歷史新高。該公司首席執行官(CEO)埃隆·馬斯克曾宣佈要在工廠內推進革新,但至今仍未跨越量産的障礙。
![]() |
特斯拉公開的「Model 3」生産線(美國加州) |
在2月7日發佈財報後的電話記者會上,馬斯克表示「以前的預期過於樂觀了」。特斯拉Model 3於2017年7月啟動供貨,曾提出每週5千輛的生産目標。馬斯克當初稱2017年底實現,但隨後推遲至2018年3月底,此次正式宣佈推遲至2018年6月底。這一狀況正在對松下電池業務的盈利預期産生影響。
馬斯克的經營手法是先制定長期的最終目標,再倒過來逆推制定戰略。其最終目標是利用機器人實現組裝工序的完全自動化。王牌是基於人工智慧(AI)的圖像識別技術的進步、機器人動作精度的提高等,Model 3將成為這些技術的試金石。
不過截至目前,雖然在車輛組裝等方面有所改善,但作為核心零部件的蓄電池的組裝速度卻並未提升。特斯拉此前要求松下等零部件廠商儘快啟動量産,但關鍵的自身工序卻成為瓶頸。
![]() |
埃隆·馬斯克 |
原因之一是被委託建立生産線的企業無法達到特斯拉的嚴格要求。特斯拉不得不自己完成通常需要1年半時間的作業。
零部件個數少的純電動汽車一直被認為進入門檻較低。但鋰離子蓄電池的起火風險高,組裝工序中經常需要嵌入用於控制溫度和減緩衝擊的複雜結構。有分析認為,這些結構有時佔到電池整體成本的3成。特斯拉希望通過自動化來大幅降低成本,但仍對這一難題感到頭疼。
![]() |
但馬斯克仍感到樂觀,表示「2020年實現年産100萬輛的旗幟沒有降下」。
要達成目標,量産新款純電動SUV車型「Model Y」不可或缺。Model Y將與Model 3通用大部分設計。據透露,特斯拉將在2018年底之前啟動對相應生産設備的投資,還正在討論建設新工廠。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