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專利競爭力50強沒有中國企業
2018/09/14
日本企業的專利競爭力停滯不前的原因是「硬體中心主義」觀念。
兩年前位居榜首的豐田在有效專利數量上仍穩居第一。但許多專利都是自動煞車、保持前後車輛間距離等最基本的駕駛輔助技術。由於車輛控制通過簡單程式就能解決,因此就將重點放在感測器和攝像頭、控制設備的性能提升與組合技術上。
![]() |
根據日本專利廳5月份公佈的調查數據,在全世界申請的自動駕駛類專利方面,日本企業最多,佔到45%。但從具體內容來看,大部分屬於5級自動駕駛技術標準中最低層次的「1級」(Level 1),有6成在只能部分自動駕駛的「2級」(Level 2)以下。與此同時,美國企業的半數以上申請都集中在更高水準的「3級」(Level 3)以上,明顯在積極搶佔作為行業標準的核心技術。
根據美國波士頓諮詢集團的預測,2035年全世界銷售的新車當中,有四分之一將是原則上不需要駕駛員的「4級」(Level 4)以上的自動駕駛汽車。汽車正逐步轉變成對海量地圖資訊以及交通擁堵、實際行駛狀況瞬間做出分析的「數據機器」,日本各車企未能對此做出應對。
新的威脅也在崛起。中國百度今年7月在日本公開了通過AI探測到急速靠近的後方車輛並通知對方的專利資訊。百度還開始與政府合作在中國當地收集行駛數據。在此次調查中,儘管百度僅處於114位,但正在美國提出大量申請,其數量超過日本企業。
日本企業正抓緊捲土重來。電裝等4家豐田系零部件廠商將在2019年創立開發自動駕駛技術的新企業。但當前仍計劃以零部件研發為主。圍繞AI的現狀是「日本各車企意識到其重要性較晚,研發工作落後」(熟悉自動駕駛專利的河野英仁律師)。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數據經濟取材班:大越優樹、寺井浩介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