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車在優勢市場東南亞遭遇逆風
2019/12/09
再加上主要出口目的地中國的經濟減速,泰國1~10月對華出口額同比減少6%,7~9月的經濟增長率為2.4%,下滑至發生軍事政變的2014年的水準。企業業績低迷也給消費投下陰影。豐田泰國法人的社長菅田道信認為,「嚴峻情況將持續至2020年中期」。
汽車本身的出口也踩下急煞車。對於在泰國生産的汽車而言,出口與國內銷售都是支柱,1~10月的出口輛數同比減少5%。
![]() |
汽車零部件企業也受到打擊。製造沖壓零部件和線束的泰國頂點集團(Thai Summit Group)在泰國東部的工廠停産,在800名員工中,暫時解雇了100人。泰國調查公司開泰研究中心(Kasikorn Research Center)的統計顯示,泰國1~9月汽車零部件企業的工廠關閉增至上年同期的3倍,達到25家。
了解泰國汽車産業的野村綜合研究所高級顧問山本肇指出,「整車企業也開始出現減少臨時工的趨勢」。
中韓車企的攻勢
為對抗很早就投資東南亞、在生産和銷售方面保持較高份額的日系車企,中韓企業和東南亞各國當地企業展開攻勢。配合汽車産業的變革期,投入日系車企較為薄弱的純電動汽車(EV),力爭改寫勢力版圖。
南韓現代汽車11月26日宣佈,在雅加達郊外建設整車工廠。截至2030年將投資15.5億美元。首先生産微型箱型車和SUV,純電動汽車的生産也提上日程。到2021年下半年前將形成15萬輛的年産能,將來計劃增至25萬輛。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