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産業聚焦 > 汽車 > 「戈恩問題」成為日産絆腳石

「戈恩問題」成為日産絆腳石

2020/01/09

PRINT

     日産汽車前會長卡洛斯·戈恩給去年12月上台的日産新管理層澆了一盆冷水。戈恩1月8日晚間在黎巴嫩舉行記者會,多次表明了對日産前管理層的批評。此前屬於卡里斯瑪(Charisma、超凡領袖型)經營者的戈恩對於現在的日産來説,已是「過去之人」。如果影響力極強的戈恩的言行持續,有可能成為企業形象和業績復甦的阻礙。

 

     日産前社長兼首席執行官(CEO)西川廣人9日早上表示,「或許是因為在日本的審判中被判有罪的可能性很高才出逃的吧,再次遭到背叛的感覺很強烈」。戈恩表示相關事件是將自己拉下馬的「政變」,但西川表示「‘政變’到底是根據什麼説的呢?聽到這個觀點也沒有具體事物」。

 

     此外,日産的獨立董事豐田正和也在9日早上針對戈恩在記者會上列舉自己等人的真實姓名、批評這些人參與事件的情況表示,「對於違反法律逃到國外的人的自編自演,我不打算奉陪」。

 

戈恩在1月8日的記者會上(黎巴嫩,REUTERS)

 

     「此次的問題與經營及業務的問題不同,希望這種混亂就此結束」,日産一名高管這樣表示。自戈恩被逮捕的2018年11月起,日産的日本國內銷售持續低迷。2019年的日本國內新車銷量比2018年減少7.9%,時隔3年低於上年。東京圈的旗下專賣店的負責人表示,「(2018年11月)戈恩遭逮捕之後,消費者無法安心買車,導致了品牌形象受損」。「戈恩問題」繼續受到關注,對於期待實現逆轉的日産的今後銷售可能構成阻礙。

 

 

      日産的業績也在受到影響。日産2019財年(截至2020年3月)的合併凈利潤預計比上年下降66%,降至1100億日元。不僅限於銷售方面,戈恩時代在新興市場國家展開勉為其難的積極投資,推遲有吸引力的新車投入,結果如今正在為此付出代價。為了消化過剩産能,日産2019年7月提出了在全世界裁員相當於整體員工1成的約1萬2500人等的經營重建舉措。

 

      戈恩在記者會上表示,「日産的市場估值在我離開之後下降了100億美元以上」,誇耀了作為經營者的自己的價值。對此,中西汽車産業調研公司的代表中西孝樹表示,「企業估值下降,是由於此次混亂導致(日法3家)聯盟崩潰。他本人只是原因之一,戈恩的説法存在漏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3
具有一般參考性
 
1
不具有參考價值
 
1
投票總數: 5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視 頻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