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産業聚焦 > 汽車 > 全球車企擴大電池採購來源

全球車企擴大電池採購來源

2020/01/31

PRINT

 

       歐美汽車廠商也在推進分散採購。德國福斯2018年與南韓SK Innovation合作,將主要採購對象擴大至包含寧德時代等在內的共4家企業。德國寶馬方面,除了南韓三星SDI外,2018年還與寧德時代簽訂了約合數千億日元的電池採購合同。

 

       另一方面,也有的車企不單單依賴外部採購,還要自主生産電池。大眾20196月宣佈計劃與初創企業共同出資,在德國西北部建設純電動汽車電池工廠。通用汽車也與南韓LG化學合作,計劃2021年之前在美國俄亥俄州新建工廠,雙方的總投資額達23億美元。

 

       大眾首席執行官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表示,「電池是純電動汽車的關鍵所在」。應當對每一輛汽車的電流進出電池的速度等精細性能進行細微調整。大眾似乎認為自身也擁有經驗,因此有必要設立生産基地。

 

       車載電池的價格也在下降。據調查公司彭博社新能源財經(BNEF)推算,截至201912月,車載電池的價格為156美元/千瓦時。這一數字較2010年降低87%,預計到2023年將接近100美元。在中國和北美,大型工廠相繼建立,電動車普及帶來的量産效果或將拉低電池價格。

 

       電池商加緊量産改良型電池

 

       電池廠商為了生存下去,正加緊推進技術革新。被視為新一代電池王牌的全固態電池走向實用化據分析需要時間,有望成為2020年代「主角」的是改良型鋰離子電池。通過減少鈷等稀有金屬的含量,可將價格降低2成,存儲的能量可增加2~3成。

  

       2019年寧德時代率先啟動改良型鋰離子電池的量産。2021年在德國新設的工廠也將生産改良型電池,被認為將向德國福斯等供貨。SK InnovationLG化學等南韓企業也將加緊推進量産化。

 

       遠景 AESC集團也計劃2020年底在中國啟動量産,還計劃在日本和英國的工廠生産。預計到2023年新型電池將佔到全球電池産量的一半以上。該公司計劃2022年之前使各工廠的工程師翻一番,增至1千人,根據訂單情況還討論在歐洲新建工廠。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山本夏樹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2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1
投票總數: 3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視 頻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