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電産將在歐洲新建純電動車馬達工廠
2020/11/02
日本電産將投資約2000億日元在歐洲塞爾維亞設立純電動汽車(EV)驅動馬達工廠。力爭到2023年實現20萬~30萬台的年産量,使歐洲成為電産僅次於中國的純電動汽車馬達生産基地。歐盟先於日本設定了2050年之前將溫室氣體凈排放降為零的目標。隨著脫離汽油車政策的推進,純電動汽車需求正在增加。環保規定正在促使從整車企業到電池材料廠商的廣泛企業增加相關投資。
![]() |
日本電産的純電動汽車驅動馬達「E-Axle」 |
電産目前似乎正朝著新工廠和研發基地一同建設的方向與當地政府等進行最終協調。計劃2022年以後還在法國和波蘭開始生産純電動車驅動馬達,塞爾維亞將成為歐洲最大級別的生産基地。
在加緊發展純電動汽車産業的中國,電産此前一直在努力擴大業務。2019年開始在浙江省量産由純電動汽車驅動馬達與逆變器、齒輪等組成的系統産品。從廣州汽車集團和吉利汽車等大型車企接到的訂單越來越多。
電産此次決定投資的歐洲如今在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PHV)銷售方面,成為與中國相當的最大市場。根據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ACEA)的數據,2020年1~6月包括英國在內的歐洲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動車銷量同比增長62%,達到39.9萬輛。
背景是各國加強環保限制。歐盟將在2020年、2021年階段性地引入新的二氧化碳排放限制規定。要求新乘用車將每行駛1公里的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降至95g以下,汽車廠商為了避免鉅額罰款,正加快提高電動車比重。歐盟還決定到2025年和2030年進一步加強環保限制。歐洲委員會也考慮進一步加強2030年的環保限制,德國福斯及戴姆勒正在增加純電動汽車車型。美國特斯拉也計劃2021年在德國新建該公司在歐洲的首家純電動汽車工廠。
各國車載電池廠商也瞄準純電動車需求的擴大,紛紛涉足歐洲市場。LG化學及三星SDI等南韓企業已在東歐設立工廠,中國企業也緊隨其後。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CATL)正在德國中部圖林根州建設新工廠。到2022年,每年將生産14GW的電池單元。日本企業中,東麗在匈牙利生産鋰離子電池核心零部件——電池隔膜的新工廠將在2022年之前投産。生産電池負極材料黏合劑的日本瑞翁也考慮在歐洲生産。
日本雖然在混合動力車(HV)領域領先,但與主要國家相比,電動化方面的政策缺乏進展。如果日本在調整環保政策方面落後,那麼圍繞環保車的投資也可能會進展遲緩。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