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産業聚焦 > 汽車 > 供應鏈停滯,大眾的歐洲生産將向中美轉移

供應鏈停滯,大眾的歐洲生産將向中美轉移

2022/03/16

PRINT

      3月15日,德國福斯表示,將把歐洲的部分産量轉移到美洲和中國。原因是俄羅斯進攻烏克蘭導致供應鏈不穩定,轉移規模為5萬~10萬輛,佔總體的1%左右。大眾總裁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在當天召開的記者會上表示,「烏克蘭戰爭對原來的業績預期投下問號」。預計此次的情況比2020年新冠疫情更為艱難。

  

  

      大眾認為,2022財年(截至2022年12月)銷量將增長5~10%,銷售額將比2021年增加8~13%。但這一預測並沒有充分考慮到俄烏戰爭的影響。

 

      大眾就俄烏局勢的影響表示,「目前還無法評估具體影響」,但在年度報告中指出,「如果衝突進一步激化,將對集團的業績、財務狀況和資産造成重大不利影響」。總裁迪斯對英國《金融時報》(FT)稱,「這次的影響比疫情更大」。

 

      首先産生影響的是供應鏈中斷。大眾從烏克蘭採購的線束和內飾零部件的供應受阻。

 

      除生産「高爾夫」等車型的沃爾夫斯堡(Wolfsburg)工廠外,生産純電動汽車(EV)的茲威考(Zwickau)工廠等均已停産。波蘭、捷克、斯洛伐克的工廠也被迫停産或減産。2021年對利潤起到支撐作用的旗下公司保時捷和奧迪也在調整生産,已有多座工廠停産。

 

      為了應對這種情況,大眾已開始向中國和美洲轉移汽車産量。轉移規模為5萬~10萬輛,如果歐洲的生産遲遲無法恢復,還將考慮轉移更多産量。

 

      從長遠來看,原材料價格暴漲也是重擔。俄羅斯為主要供應國的鈀和鎳是廢氣凈化裝置和電池的主要原料。如果不能通過降低成本吸收原料價格上漲,就會轉嫁到汽車價格中,而隨著汽油價格及電費也在上漲,有可能導致消費者暫不購買新車。

 

      大眾認為,2022年全年大部分商品的市場行情將進一步上漲,由於俄羅斯進攻烏克蘭,業績有惡化的風險。大眾預測2023~2026年價格不穩定狀態仍將持續。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5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1
投票總數: 6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視 頻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