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將開發超小型EV,未來還能自動行駛
2022/11/07
本田將在茨城縣常總市啟動可乘坐1~2人的超小型純電動汽車(EV)等的實證實驗。該公司在11月2日前公開了樣車。計劃僅使用攝像頭的圖像識別技術和人工智慧(AI)技術,在2~3年後實現自動行駛,目標是在2030年前後實現實用化。轉彎靈活的小型EV被期待作為地方的代步工具獲得普及。本田將通過純電動汽車與高精度自動行駛技術的融合,加快向新一代汽車轉型。
在本田技術研究所的主導下,將推進超小型EV和4座小型EV的技術開發。本田公開的超小型EV分為單座款和兩座款。單座款的尺寸比電話亭小一圈。小型EV的形狀與高爾夫球車相同,在日本國土交通省目前設置的分類中相當於輕型車(日本一般指排量在660cc以下,長寬高分別在3.4米、1.4米、2.0米以下的車輛)。
這些純電動汽車均以「CiKoMa」的名稱開發。基礎技術為使用攝像頭的空間識別和AI。11月內將在常總市的自然體驗設施區域內啟動行駛實驗。首先將使用4座小型EV進行實證實驗,在車輛前方安裝1個立體攝像頭,在前後左右位置安裝6個攝像頭,用於迅速捕捉道路及障礙物等。
還將搭載可防止駕駛員左顧右盼等的安全駕駛輔助技術,為實現自動行駛做出逐步改進。研究所將利用自主開發的AI來分析道路和周圍情況,並決定接下來的行駛路線。不會使用其他自動行駛汽車通常使用的高精度地圖。據本田介紹,即時了解道路的構造並選擇路線的技術為全球首創。
此外,還將搭載使用AI的應答功能,比如通過人的語音呼叫車輛等。研究所的首席工程師安井裕司説:「將通過超小型EV的實證實驗,提高AI技術」。可在前座的椅子下方搭載4個可更換式電池組,續航距離目前設想為20~30公里。
推進開發的自動行駛超小型EV不需要操控油門和煞車。只需要坐在座位上按下觸摸面板的按鈕,車輛就開始前進。時速為10~15公里,跟自行車差不多。在彎道上減速轉彎,在十字路口操作右手邊的操作桿,就可以轉向想去的方向。
現在的「超小型交通工具」是日本《道路運送車輛法》歸為「迷你汽車(Minicar)」等的車輛的總稱。定員為1~2人,比汽車尺寸更小,轉彎半徑小。設想的移動距離短,因此適合EV。新手司機、老年人等也容易操作。由於脫碳及新冠疫情,比起坐電車等,需要開車的人增加,超小型交通工具的需求越來越大。全球大型車企及新興企業都在推進開發。
![]() |
超小型EV通過使用AI,還將搭載可讓車輛與使用者進行溝通的技術(圖中為樣車) |
豐田集團的豐田車體(愛知縣刈谷市)的單座EV「COMS」就是迷你汽車。該車在2021年中期調整了載重規則,2022年4月推出了改良款,把載重增至90kg,達到原來3倍。
據日本矢野經濟研究所介紹,針對超小型交通工具及電動迷你汽車等新一代交通工具,按照日本國內銷售市場最普及的狀況預測,2025年的市場規模將達到1.135萬輛,是2020年的約20倍。預計到2030年將進一步擴大到10.27萬輛。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田邊靜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