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産業聚焦 > 環境/能源 > 全球石油企業在伊朗的爭奪戰

全球石油企業在伊朗的爭奪戰

2016/03/03

PRINT

 
  馬拉西説:「歡迎日本重新參與開發」,之後又補充道「不過需要按新合同來」。

  2015年11月,在制裁解除前夕,除美國之外的全世界130多家石油公司齊聚德黑蘭。英荷殼牌石油、法國道達爾、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國際石油開發帝石……。他們的目的一致,都是為了出席伊朗石油部舉行的新簽約方式的説明會。

  伊朗原油儲量居世界第4位,天然氣居第1位。在制裁之下,伊朗的資源開發陷入停滯,尚未開發的油田仍然很多。雖説原油價格低迷,但與巴西的深海油田和北極的冰油田相比,生産成本明顯更低的伊朗油田很有吸引力。

  伊朗石油部長讚幹內(Bijan Zangeneh)在説明會上宣佈,「開放油田將達到52處,總投資額達到300億美元」。伊朗政府將實施國際招標,根據新合同方式選擇對象油田的開發夥伴。其中,南阿札德干油田是重點,對此感興趣的不僅是日本。

  300個中國技術員

  在伊朗西南部一間全新的中央控制室內,一群男人目不轉睛地盯著牆面螢幕上的油井影像。他們是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CNPC)的技術人員。

  這裡是北阿札德干油田,中石油自2009年起與伊朗開始進行共同開發。如果開始試運營並轉向正常生産的話,這裡的日産量有望達7.5萬桶。油田的開發負責人表示「整個油田有約300名中國技術員在工作」。

  位於南阿札德干以南的雅達瓦蘭(Yadavaran)油田由中國石油化工集團負責開發。在通往這些油田的阿瓦士機場,經常會看到中國油商的身影。因歐美對伊朗實施經濟制裁,來自歐洲和日本的石油公司撤出開發,在這一背景下,中國仍堅持作業,穩固根基。

  與阿札德干油田一樣,伊拉克的大型油田馬吉努(Majnoon)由殼牌及馬來西亞國營石油公司負責開發。2003年薩達姆垮臺後誕生的伊拉克新政府開始積極吸引外資。近期,美國埃克森美孚和英國石油參與開發了一家大型油田。曾經戰火紛飛的邊界地帶如今已成為全球石油巨頭爭相開發的最前線。

管理生産的中國技術人員(北阿札德干油田)
  實際上,中石油曾接替國際石油開發帝石公司參與過南阿札德干油田的開發。據馬拉西透露,伊朗方面以「對作業成果不滿」為由,於2014年解除了與中石油的合約。在石油巨頭競爭激烈的兩伊邊界,目前只有南阿札德干油田突然對外資開放。誰能在此立足呢?

  「我去日本進修過」。在南阿札德干油田指揮鑽井作業的技術人員説。從與國際石油開發帝石合作時就開始在此工作的人才也不在少數。這裡依然能看到日本的痕跡。日本能否乘機迎頭趕上呢?走在前面的中國,緊追猛趕的歐洲巨頭,伊朗油田爭奪戰已進入白熱化狀態。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松尾博文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11
具有一般參考性
 
1
不具有參考價值
 
0
投票總數: 12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