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石油輸出國組織(簡稱歐佩克、OPEC)達成減産協議,美國頁岩油企業估計將再次出現重啟原油生産或增産的動向。原因是,在油價低迷的局面下,頁岩油企業不斷提高成本競爭力,如果行情持續復甦,將更容易實現盈利。不過,歐佩克的減産部分很容易被頁岩油的增産所填補,消除供給過剩的局面有可能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歐佩克在2014年11月放棄減産,任由原油期貨價格下跌。當時的背景就是美國的頁岩油熱潮。美國的原油産量在5年時間裏增加約400萬桶,相當於伊拉克一個國家的産量,成為攪亂市場行情的主要因素。歐佩克通過放棄減産加速油價下跌,目的是把美國頁岩油逐出市場。
此後,油價暴跌,作為油價基準的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WTI)今年2月跌到了每桶26美元的水準。正如歐佩克所期望的那樣,美國頁岩油企業陷入困境,從2015年到今年9月上旬倒閉了102家,美國能源行業也因此進入了「寒冬期」。
不過,關鍵的美國原油産量最近仍達到日産849萬桶,僅比2015年6月最高峰時減産約110萬桶。原因是頁岩油企業為了在原油價格低迷時仍能維持生産,迅速實施了提高生産效率,降低成本的措施。
對於美國頁岩油企業來説,能保持盈利的原油價格此前被認為是每桶40~70美元。但眼下越來越多的企業在油價更低的水準上也能創造出利潤。
部分頁岩油企業通過利用地層的大數據分析等IT技術,革命性地擴大了每口油井的産量。並大幅削減了向輔助生産活動的服務公司支付的費用。甚至開始出現「每桶30美元左右也足以盈利」(依歐格資源公司首席執行官威廉·湯瑪士)的例子。
「這是一個歷史性協議。為恢復到每桶60美元邁出了第一步」,在歐佩克達成減産協議後,美國商品期貨企業普萊斯期貨集團的菲利·弗林如此評價道。在協議公佈後,9月28日的WTI比前一日上漲5%,迅速升至每桶47.05美元。
如果原油價格持續復甦的話,頁岩油企業開始擴大生産的可能性會非常大。作為生産活動先導指數的美國石油鑽井平臺開工數在今年5月27日達到316座的谷底,9月23日恢復到418座,儘管只有2014年10月最高峰時的四分之一水準,但如果油價進一步復甦,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重啟挖掘與生産活動。
不過,對於今後的原油價格走勢,RBC資本市場的赫里瑪·克羅芙特(Helima Croft)表示:「軸心價位為每桶50~60美元,不會恢復到70美元或80美元」。歐佩克減産協議對於頁岩油企業來説是一個喜訊,但如果乘著油價復甦而一味擴大生産,將會埋下導致油價再次轉入下降軌道的隱患。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紐約 稻井創一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