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釋放儲備也僅能彌補5成俄原油缺口
2022/04/02
如果俄羅斯産原油的出口量每天減少500萬桶,能在短期彌補供需缺口的手段很少。
在美國,除了釋放國家儲備外,預計在年底之前每天分階段增産100萬桶。歐佩克+計劃每月推進逾40萬桶/日的增産,在增産水準提高之前,只能彌補500萬桶的一半左右。
尼日利亞等歐佩克+成員國的一部分受設備老化等影響,無法順利推進增産,今後存在生産低於計劃的風險。增産空間尤其巨大的沙烏地阿拉伯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UAE)對於進進一步增産也持消極態度。
一方面,在美國,資材費和人工費上升可能成為增産投資的逆風。拜登針對在公有地獲得行政審批但並未生産原油的石油公司宣佈方針稱,如果持續讓土地閒置,將要求支付「同等代價」。將對不願增産的石油公司加強施壓,但石油行業正在抵制。
仍受到原油禁運制裁的伊朗具有每天150萬桶的出口能力。調查公司Kepler利用船舶位置數據分析原油出口量發現,2021年3月~2022年2月平均為每日60萬桶,比上年同期增加5成。
該公司的Jan Xie認為「(為了促進核談判)拜登政權正弱化制裁的適用,而中國等國也在增加進口」。
標普全球(S&P Global)的副總裁丹尼爾·耶金也表示「在目前的狀況下,伊朗産原油當然受到歡迎」。但是,圍繞如何處理伊朗革命衛隊,核協議的重建談判陷入僵局,伊朗的全面回歸市場能否實現仍難以預料。
美國政府3月還啟動了與反美的委內瑞拉政府的磋商。由於經濟制裁,該國的原油産量比頂峰時減少8成,僅為每天約79萬桶,增産空間巨大。不過,美國國會記憶體在根深蒂固的反對論調,美國能否重啟進口仍是未知數。
另外,厄瓜多和巴西等南美各國也將增加供應。如果統計主要國營石油公司的生産計劃,今後5年將出現超過每天100萬桶的增産,但難以抵消短期的供應減少。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花房良祐 休斯頓、蛭田和也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