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産業聚焦 > IT/家電 > 鴻海入局「川普遊戲」勝算幾何?

鴻海入局「川普遊戲」勝算幾何?

2017/01/24

PRINT

  台灣鴻海精密工業董事長郭台銘已經決定到美國一決勝負。1月22日,郭台銘宣佈,已開始討論在美國新建液晶面板工廠。「川普領導下的美國」不僅敦促美國企業積極投資,還希望海外知名企業在美進行鉅額投資。作為知名企業家,郭台銘是否已站在遊戲舞臺之上?勝算又有幾何呢?

 

 
鴻海精密工業董事長郭台銘(右)

 

  早有計劃

 

  郭台銘發佈的新工廠建設計劃規模巨大。據悉,投資額超過了70億美元。他同時透露,作為最重要合作夥伴的美國蘋果也將參與投資。

 

  不僅是台灣媒體,美國媒體也紛紛進行了報道,這不難理解。因為鴻海的決定看起來就是亞洲的代表性企業首腦回應了川普的要求。

 

  在美國投資、增加就業機會的人是夥伴。無論何種理由有反對行動的人就是敵人。川普的態度十分明確。他高舉「美國第一」的大旗,對貿易保護主義的批評聲猶如耳旁風。美國作為巨大的市場,日本和歐洲的企業無法無視其最高權力擁有者,相繼宣佈了在美投資計劃。

 

  趁著這股潮流,郭台銘是否也加入了這些企業家的行列?不,這樣的想法仍過於輕率。

 

  據悉,鴻海的盟友軟銀集團社長孫正義在2016年12月拜會就任之前的川普,這成為鴻海此次決定快速啟動的契機。當時,孫正義表達了軟銀與鴻海在美國共同投資的意向,但有消息稱郭台銘好幾年前就開始考慮在美國建新工廠了。

 

  中美製造成本差距降至1%

 

  向此前高速增長的中國大陸市場投資,或者將工廠遷往製造成本更低的國家,這些做法可以理解,但在美國建廠是否符合邏輯呢?郭台銘或許想到了「美國作為世界工廠正在復甦」的趨勢吧。

 

  1月11日,波士頓諮詢公司(BCG)發佈的分析結果顯示,在製造成本方面,中國相對於美國的優勢已縮小到1%。

 

  中國的比較對象是包括上海和江蘇南部等地在內的「長江三角洲」地區。雖然該地區的工資上漲較快,但中美之間製造成本差距縮小的原因不僅在於人工費。

 

  利用IT技術改善生産效率、「頁岩氣革命」推動能源成本下降,美國製造業面臨的環境正在明顯改變。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24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3
投票總數: 27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