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普用「鴻海式」推進採購改革
2017/02/21
1990年代陷入經營危機的日産汽車也通過從母公司法國雷諾調來的社長卡洛斯·戈恩實施的採購改革實現了V字復甦。與以前的交易慣例截然不同,戈恩選擇採購對象時非常重視價格,大幅削減了成本。這與鴻海的做法有很多相似點。
不過,夏普的復活還存在諸多課題。雖然通過此次的採購調整,光伏電池的損益也得到改善,但日本國內的業務環境仍很嚴峻。另外,在海外的銷售也尚未步入正軌。
2016年10~12月,液晶業務的部門損益也時隔8個季度扭虧為盈,但市場行情的波動十分劇烈。中國的面板廠商正在建設新工廠,鴻海夏普聯盟也計劃在廣州和美國等地建設新工廠。如果因供應過剩價格下跌,液晶面板業務的盈利情況可能會立即惡化。
瑞穗證劵高級分析師中根康夫表示,「(成本削減等)當前的對策值得稱讚,但作為主力的液晶面板業務戰略尚不明確」。
「從結構改革轉向擴大業務」,最近夏普內部經常能聽到這樣有氣勢的話。但具體要如何擴大哪個領域的業務呢?目前還看不到整體戰略。
與經營出現危機的東芝相比,同樣陷入經營危機的夏普正逐漸走向重建之路。在自上而下式的改革方式下,夏普員工一直在不斷試錯。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飯山順 香月夏子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