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芝後悔?1000億的東西只賣了40億
2018/07/05
東芝已決定在2018年秋季之前將個人電腦(PC)業務出售給夏普。東芝個人電腦曾是席捲全球的明星業務,如今以區區40億日元的價格賣掉。約2000名東芝員工將進入到此前重建了夏普的台灣鴻海精密工業旗下,他們心中想必是五味雜陳。僅僅三年時間,雙方的地位就發生了逆轉。
![]() |
預定出售給夏普的東芝客戶解決方案立川事業所(東京都立川市) |
6月15日,在位於東京的東芝客戶解決方案立川事業所,員工們表示「夏普收購的事暫時無可奉告」,説完就急忙離開。這家公司的前身是東芝的個人電腦事業部,是2015年曝出東芝財務醜聞的震源地。今年秋季,約2200名員工將轉入夏普。
曾在全球市場上高居榜首
東芝個人電腦事業部的前身是原青梅事業所。1960年代提出個人電腦概念的美國電腦大師艾倫·凱(Alan Kay)曾在1989年到訪這裡。在他到訪的半年之前,東芝發佈了全球首款筆電型個人電腦「dynabook」。1994年至2000年,東芝連續七年在全球筆記型電腦市場上高居榜首。
東芝前社長西田厚聰在這段黃金時期擔任個人電腦事業部的部長。一位知情人士稱,「如果(西田)知道個人電腦業務只賣40億日元,恐怕九泉之下難以瞑目」。後來西田擔任掌管個人電腦部門的內部公司PC&網路公司的社長,被視為東芝社長候選人之一,但一路向上的職業生涯沒能一直持續下去。
2002年美國惠普(HP)合併美國電腦公司康柏。中國大陸和台灣的廠商推動個人電腦的日用品化,産品價格加速下滑。
面對這一大趨勢,東芝並非無動於衷。2003年美國IBM曾向東芝洽詢過出售個人電腦業務事宜。東芝回復稱,「收購額為數百億日元,我們沒有餘力購買」(東芝高管)。「IBM都在考慮出售,我們也得想辦法了」,以財務部門為中心,東芝內部廣泛出現危機意識。
但2005年西田厚聰擔任社長後,通過別的方式擺脫了危機。他大幅減少本公司生産,轉為通過台灣的電子産品代工服務來生産。東芝成為利用電子産品代工服務的先驅。通過削減生産成本實現了扭虧為盈,被讚譽為「西田魔法」。不過,受東芝冷遇的IBM在2005年將個人電腦業務出售給中國聯想集團。全球性的重組改變了東芝的方向。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金融市場
日經225指數 | 28493.47 | 336.50 | 04/14 | close |
日經亞洲300i | 28493.47 | 336.50 | 04/14 | close |
美元/日元 | 132.42 | -0.60 | 04/14 | 15:15 |
美元/人民元 | 6.8381 | -0.0298 | 04/14 | 07:14 |
道瓊斯指數 | 34029.69 | 383.19 | 04/13 | close |
富時100 | 7843.380 | 18.540 | 04/13 | close |
上海綜合 | 3336.1530 | 17.7892 | 04/14 | 14:05 |
恒生指數 | 20405.12 | 60.64 | 04/14 | 14:04 |
紐約黃金 | 2041.3 | 30.4 | 04/13 | close |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