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基地台用不用華為,歐美分歧鮮明
2019/10/18
圍繞是否採用中國華為技術的産品,美國與歐洲的立場差異十分明顯。10月15日,德國公佈了5G通信網路建設安全標準草案,事實上允許華為進入德國市場。英國等也在通信網路中採用了華為的産品。美國以安全保障為由要求排除華為,德國與美國的分歧可能進一步加深。
![]() |
德國政府15日公佈的5G相關安全標準草案提及了證明機密情報未洩露給海外等信賴性,但是並未提及華為。預計德國國內的4大電信運營商均將採用華為的産品。
對於德國政府的這一決定,華為發表聲明對德國政府為5G網路供應商提供公平競爭環境的做法表示歡迎。華為同時指出,「反之,把網路安全政治化,並不能解決各國面臨的安全挑戰,只會阻礙技術發展與社會進步」,暗批美國政府。
據美國媒體報道,美國國務院網路安全事務副助理國務卿羅伯特·斯特雷耶(Robert L. Strayer)表示,「如果允許華為進入,美國將在安全保障相關領域調整與德國的關係」,重申了一貫主張,但是沒有説服德國政府。
![]() |
2月在西班牙展示會上的華為展區 |
在德國,部分地區已經啟動5G的商用化。5G是左右自動駕駛等德國經濟未來的核心技術。德國不希望因排除華為導致通信網的建設和産業停滯。如果更換基地台的話,對於運營商來説將産生高昂的成本。
英國也是一樣。英國政府將於近期就是否將華為排除出5G市場做出判斷。英國電信運營商沃達豐集團從7月開始在5G通信網建設中採用華為的基地台。某通信公司的高管表示,「我們告知政府更換基地台不現實,如果通信網的建設落後,將産生經濟上的損失」。
對於與美國摩擦加劇的華為來説,歐洲是重要的市場。截至9月底,華為與全球60多家通信公司簽訂了5G的商用化合約,歐洲企業佔到一半左右。歐洲之所以採用華為的産品,是因為華為産品價格低、性能高。在歐洲經濟明顯減速的背景下,似乎希望在管控風險的同時,將最尖端技術活用於産業振興。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日內瓦 細川倫太郎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