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與華為交易的日本主要企業繼續合作
2019/10/11
在美國川普政權持續對中國華為技術制裁下,與華為有業務往來的索尼、松下等50家日本主要的企業中,約80%將繼續維持和華為的業務往來。在看不到中美科技摩擦的解決頭緒的當下,日本企業在謹慎分析風險的同時,探尋繼續與有前景的中國企業合作的方案。
2019年5月,美國商務部以華為與制裁對象伊朗交易為由,基於美國《出口管理法案》將華為公司納入「實體清單」(EL)。制裁開始4個月後,9月中旬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調查了與華為有業務往來的50家主要日本企業的交易狀況。
調查對象是約30家向華為提供零部件的日本企業和約20家從華為採購智慧機等設備的日本企業。
沒有1家供貨方企業以華為被納入「實體清單」為由與其完全中斷交易。但有一部分企業停止使用和銷售華為製造的産品,比如NTTdocomo決定暫不採用華為的5G智慧手機。除了部分不公開交易狀況的企業外,總共有約80%的日本企業維持了與華為的合作。
![]() |
華為每年從日本企業採購7千億日元規模的設備。索尼為華為提供智慧手機用相機感應部件,據證券分析師表示,索尼每年約8千億日元的相關産品銷售額中,「提供給華為的佔了約20%」。
美國《出口管理法案》的特點是「境外適用」,即對外國交易也能加以限制,原則上如果使用的美國企業生産的零部件和軟體超過25%以上,日本等外國産品也將成為禁運對象。索尼謹慎細查了自家産品是否有違「25%規則」,表示因自家技術佔主所以沒有問題。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佈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