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液晶企業LG螢幕也在中企追趕下掉隊?
2019/10/28
在中國大陸,自2015年前後起獲得政府支援的京東方科技集團(BOE)和華星光電(CSOT)等在各地建設工廠。從各國·各地區的産能來看,中國大陸用4年左右超過了日本、台灣、南韓。近年來,據稱每座液晶面板工廠需要5千億日元的鉅額投資。世界最大智慧手機用液晶面板企業日本螢幕(JDI)、大型電視用液晶面板企業台灣友達光電(AUO)等均在增産競爭中掉隊。
站穩腳跟的是三星電子和LG螢幕這2家。三星僅半導體業務每年就賺到4萬億日元利潤(2018財年)、具有投資實力,向新一代有機EL面板投入超過1萬億日元。
再看LG螢幕。8月為增産有機EL而籌集的金額僅為8千億韓元。在10月23日發佈財報後的電話記者會上,LG螢幕的CFO徐東熙表示,「設備投資以有機EL為中心,將在折舊的範圍內進行管理」。只觀察現金流的話,難以看清LG螢幕能否與三星和中國大陸企業持續展開投資競爭。
![]() |
在面向電視和智慧手機兩方面,LG螢幕均擁有液晶面板和有機EL面板産品,一直在推進拓展産品線。推進全方位戰略的結果是,研究開發和設備投資分散,導致陷入困境。南韓的分析師警告稱,「應關閉國內的液晶工廠」。
肩負帶領LG螢幕東山再起重任的有機EL業務也並不穩固。用於智慧手機的有機EL面板首次被最新款iPhone採用,但數量不到三星的10分之1。面對全年穩定量産5億枚有機EL面板的三星,LG螢幕看不到能夠對抗的戰略。
LG螢幕獨家供應的電視用有機EL面板的形勢也很嚴峻。2018年,全球有機EL電視的市場規模約為250萬台,與液晶電視的2億台相比很小。三星和中國大陸企業也在該領域宣佈進行量産投資,面板價格必將下跌。
LG螢幕的股價跌破2008年雷曼危機後的低點。與面板價格同樣,股價也找不到反轉的契機。
有機EL也面臨激烈競爭
液晶面板市場的現狀與日資企業相繼撤退的光伏面板相同——因獲得政府補貼的中國大陸企業的猛追而陷入過度競爭,所有企業都陷入虧本。中國大陸企業表明增産投資的有機EL面板也有可能走上相同的道路。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