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産業聚焦 > IT/家電 > 鴻海業績出現復甦跡象

鴻海業績出現復甦跡象

2019/11/18

PRINT

 

      由鴻海本體代工生産的美國蘋果新款iPhone的銷售情況良好,這似乎也構成東風。即便如此,從7~9月不同産品的銷售額比例來看,智慧手機等面向消費者的産品減少了近5個百分點,減至49.2%。有分析認為,鴻海由於重視利潤率而壓縮了智慧手機的訂單,同時通過面向數據中心的通信設備等産品的訂單增長來進行彌補。

   

      不過鴻海的業績復甦仍走在半路上。營業利潤與創7~9月最高紀錄的2016年相比,減少了2成。股價也從10月初開始上漲了2成以上,但是較2017年的高點下跌了4成左右。

      

  

      鴻海從1990年代開始加速推進對華投資,在當地構建起擁有100萬名員工規模的龐大生産網路。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子産品代工製造服務(EMS)企業實現了增長,不過自2010年代起人工費上漲等逆風加強,業務轉型成為鴻海面臨的一大課題。

  

      為了擺脫單純的代工業務模式,2016年鴻海通過收購夏普獲得了品牌業務。2019年6月又起用半導體業務的負責人劉揚偉擔任經營一把手。劉揚偉在財報發佈會的當天強調稱,未來將致力於面向醫療和機器人等附加值高的企業的業務。

    

      另外,如何減輕中美貿易摩擦的影響也成為課題。鴻海約7成的工廠等固定資産集中在中國大陸。劉揚偉就生産基地的重組表示,將在越南、墨西哥和台灣等地增強産能。表明將加速採取應對措施。

    

      關於2020年的預期,劉揚偉強調新一代通信標準「5G」相關的設備需求將起到拉動作用。13日宣佈將投入100億台幣,用於台灣通信廠商亞太電信的增資,將出資比例從19.7%提高至40.74%。鴻海要想描繪出中長期的增長路線,能否借助5G找到轉變業務模式的突破口將首先成為關注的焦點。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伊原健作 台北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10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2
投票總數: 12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