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或取代三星登上4~6月手機出貨份額首位
2020/07/08
三星的優勢除了銷售區域均衡之外,還在於一年推出10多款新機型,爭取到廣泛用戶群體。一方面,推出售價2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3萬元)的可折疊智慧手機等高性能機型,在已開發國家賺錢。另一方面,面向新興市場國家推出每部低於2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300元)的機型,最近幾年維持了每年3億部的出貨量。
世界最大手機市場中國是三星的弱點,此次正是中國市場掌握了三星的命運。三星在中國的份額還不到1%,而華為則佔到6成。中國比歐美更早重啟經濟,因此造成了兩家公司的銷量差異。
與在市佔率爭奪中失敗相比,三星還存在更大的結構性問題。手機終端佔三星營業收入整體的逾4成,零部件主要來自三星的半導體和顯示器部門。面向蘋果的有機EL面板的銷售今後有望擴大,但如果自身的智慧手機不再暢銷,三星整個龐大企業的收益有可能大幅萎縮。
![]() |
三星8月將推出旗艦機型「Galaxy Note」。由疫情動向所決定的經濟重啟將影響到銷售前景。
另一方面,被認為首次躍居世界份額首位的華為也很難説地位穩固。尤其是來自海外的壓力在不斷加強。
特別是由於美國的制裁,華為手機無法使用谷歌APP的影響巨大。華為向消費者表示將充實自主APP,但現狀是已習慣於使用谷歌APP的客戶正在流向三星等其他廠商。
此外,在僅次於中國的巨大市場印度,抵制中國産品的運動擴大。呈現出小米(在印度份額居首)和華為陷入銷售低迷、排在第2位的三星坐收「漁翁之利」的格局。因此,華為的首位寶座有可能僅限於4~6月。
美國調查公司IDC截至6月的估算顯示,2020年世界智慧手機出貨量預計同比減少12%,出現歷史最大幅度下滑。包括三星和華為在內的主要企業聯袂下滑的可能性很高,沒有贏家的市佔率競爭看不到終點。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細川幸太郎 首爾,川上尚志 廣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