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董事長表示在日本生産半導體成本高
2021/07/27
台積電(TSMC)7月26日召開定期股東大會,經營一把手、董事長劉德音就該公司正在考慮在日本生産半導體一事表示,日本設廠成本比台灣高很多。劉德音還稱,為了縮小成本差距,台積電也在和客戶商談,希望其積極配合。
![]() |
台積電標誌 |
由於全球性半導體短缺現象趨於長期化,各國紛紛積極引進海外工廠,股東大會上提出了很多關於在海外設廠的疑問。劉德音在介紹目前的情況時表示,各國政府正在積極引進工廠,希望台積電在當地生産。
劉德音同時指出,在海外生産的問題是效率低、成本高。他強調,需要綜合考慮客戶的要求和股東價值,來判斷是否進入海外。
劉德音首先提到了進入美國的問題,表示雖然目前正在建設的亞利桑那州新工廠的産品並不是大量生産(利潤率較高)的半導體,但面向美國的産品佔台積電銷售額的近7成。要對重要顧客提供支援,需要進入美國。
針對討論在日本建設的工廠,劉德音表示,這也是為了滿足客戶的需求。雖然在日本生産成本非常高,但希望通過與客戶合作,給本公司帶來利潤。現在每週都和日本方面進行協商。
關於進入歐洲的問題,劉德音表示,正在認真討論德國政府的邀請,但重要的因素仍是股東價值和顧客。目前還沒有到發佈相關資訊的階段。
世界各國面臨半導體短缺的局面,打算通過積極吸引海外企業,來建立自己的供應鏈,對於這樣的動向,台積電仍保持謹慎態度。
在7月16日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作為台灣代表參會的台積電創始人張忠謀向各國提出了忠告。美國和中國大陸處於對立局面,他指出,即使花上數千億美元費用和大量時間,也無法(在本國)建立完整的供應鏈。
劉德音在26日的股東大會上還強調,完全同意張忠謀在APEC上的言論,各國政府的(補助金等)支援措施並不能解決本公司在海外設廠的問題,再次表現出堅持在台灣集中生産的態度。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中村裕 台北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