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在寅擺脫半導體對日依存的虛與實
2021/08/09
正如文在寅所言,南韓在氟化氫領域的對日依存度明顯下降。原因是日資企業Stella Chemifa和森田化學工業的對韓出口減少,大部分被三星電子出資的SoulBrain、SK Materials等南韓企業製造的氟化氫代替。
![]() |
三星的半導體工廠有很多日本製造的設備 |
另一方面,關於EUV用光刻膠,南韓政府表示「來自比利時的進口增加,對日依存度下降」。來自比利時的光刻膠進口額以2019年7月為轉捩點,增加至10倍以上。不過,其生産商是日本JSR的子公司,也就是説仍然是從日本企業採購。
來自日本的光刻膠整體的進口額2020年增加22%,增至3億2829萬美元,2021年1~6月比上年同期增長3%,保持增加趨勢。對日依存度也持續超過8成。
更加與現實顯著偏離的是氟化聚酰亞胺。南韓政府稱「採用替代材料‘極薄玻璃’,來自日本的進口事實上為零」。
極薄玻璃是三星折疊智慧手機所採用的保護材料。不過,在三星近3億部的供貨量中,折疊手機為440萬部(2020年,證券公司數據),僅佔逾1%,絕大多數智慧手機仍採用氟化聚酰亞胺。
南韓在氟化聚酰亞胺領域的對日進口額2021年1~6月增長15%,達到4430萬美元。對日依存度也沒有明顯下降,距離「事實上為零」還很遠。此外,針對文在寅自豪地宣稱在2年裏把對日依存度從31.4%降到了24.9%的「100種核心産品」,南韓以屬於「國家機密」(南韓政府相關人士)為由而並未公開具體內容。
![]() |
在南韓的貿易收支中,逆差額最大的對象國是日本,額度比其原油進口所依賴的對象國沙烏地阿拉伯還要大。2020年南韓對日貿易逆差為209億美元,比上年增加9%,2021年1~6月因半導體製造設備進口增加,增幅達到31%。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