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産業聚焦 > IT/家電 > 軟銀放棄出售ARM,1萬億日元收益成泡影

軟銀放棄出售ARM,1萬億日元收益成泡影

2022/02/09

PRINT

  軟銀集團(SBG)轉型為投資公司的戰略正在發生混亂。2月8日宣佈放棄出售英國半導體設計子公司ARM的計劃。當初指望通過出售獲得1萬億日元規模現金成為泡影,有可能給新投資帶來阻礙。軟銀集團2021年10~12月的財報顯示,投資對象企業的價值下降,最終利潤大幅下滑。如果全球利率步入上升局面,融資成本增加等將給財務戰略投下陰影。

    

  「即使更加努力爭取,也不會獲批」。在軟銀集團8日的財報發佈會上,孫正義(軟銀集團的會長兼社長)如此表示。同一天,軟銀集團與曾是ARM買家的美國半導體企業英偉達就取消協議達成共識。雙方在2020年9月簽署協議,但與各國反壟斷部門的談判陷入僵局。據稱英偉達方面提出放棄交易。

 

    

  軟銀集團2016年斥資320億美元收購ARM。與英偉達簽署的協議是,作為出售ARM的對價,除了獲得超過100億美元的現金外,還能最多取得英偉達股權的約8%。交易總額按當時股價計算達到約400億美元。軟銀集團本來有望取得1萬億日元投資收益。

       

  出售ARM遇到挫折將對軟銀集團的增長戰略造成影響。軟銀集團正在加快採用自有資金進行投資,出售ARM是優先度較高的措施。如果能把出售ARM獲得的現金投向新興企業,借助英偉達和ARM聯盟,將誕生最尖端半導體的一大勢力。這是軟銀集團推動「AI革命」的戰略,但今後將被迫調整。

   

  軟銀集團計劃2022年度內使ARM上市。據稱高科技股較多的美國納斯達克是首選。但美國利率上升等成為沉重包袱,高價值的高科技股正在明顯進入調整局面。ARM的IPO能否順利推進存在不確定性。

     

孫正義在記者會上(2月8日下午,東京都港區,KYODO)

   

  此外,中國風險和通貨膨脹隱憂也在擠壓軟銀集團的經營。2021年10~12月的合併財報(國際會計準則)顯示,軟銀集團的凈利潤僅為290億日元,比上年同期(1.1719萬億日元)減少98%。從投資全球新興企業的願景基金來看,中美的投資對象股價大幅下跌,産生負面影響。

    

  軟銀集團定位為最重要經營指標的凈資産價值(NAV)也出現下降。該指標從軟銀集團的投資對象的股票價值中扣除子公司的純有息負債後算出。由於阿里巴巴集團的股價下跌,截至2021年12月底的軟銀集團的凈資産價值降至19.3萬億日元,比9月底減少約8%。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0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0
投票總數: 0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