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向「最後處女地」印度發起攻勢
2023/04/21
美國韋德布希證券(WedbushSecurities)的估算顯示,近期達到60億美元、不到蘋果整體2%的在印度的營業收入到2025年將增至200億美元規模。
另一方面,在印度智慧手機市場佔據過半份額的中國企業開始迎來逆風。中國是印度的最大進口來源國,但兩國存在邊界爭端,正在給經濟關係蒙上陰影。2020年的邊境衝突造成人員死亡,印度政府隨後禁止民眾使用短視頻應用「TikTok(抖音的國際版)」等中國APP。
![]() |
圍繞智慧手機,印度當局2022年以「非法海外匯款」等為由,處罰了小米等知名企業。各廠商缺乏以價格競爭力為武器、永遠保持市場優勢的保證。一些媒體報導稱,庫克在訪問印度之前先於3月訪問北京並發表演講。在目前蘋果的年營業收入中,大中華區約佔2成。庫克一方面顯示出積極顧及在生産和銷售方面發揮核心作用的中國的姿態,另一方面,正在一步步轉向印度。
在按組裝、零部件和原材料等採購額計算佔9成以上的蘋果的供應商名單中,分析其中約200家企業所擁有的生産基地,2021年的印度基地數量在此前的5年裏增至約3倍。越南、新加坡和美國也增至約2倍。
新加坡金融集團輝立資本(PhillipCapital)的數據顯示,台灣鴻海精密工業計劃到2024年將印度南部金奈附近的iPhone年産量提高到2000萬部。加上計劃在班加羅爾新建的工廠,年産能將增至4000萬~5000萬部。據稱iPhone在印度的生産比例目前僅為7%左右,但預計將提高至20%~25%。
不過也有觀點認為,「雖説印度主要負責組裝,但最初提高良品率需要時間」(與蘋果有業務往來的零部件公司)。印度的供應鏈能否走上正軌還是個未知數。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花田亮輔 孟買,中藤玲 矽谷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