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海外推廣本國卡通形象的動向不斷加速。自7月起面向全美國播出的《哆啦A夢》 ,日方基本免除了合作企業卡通形象使用費。此外,允許外國企業改變形象設計和顏色等,方便其將日本的卡通形象用於廣告和相關商品的舉措也頗為引入注目。日本的意圖是通過放鬆使用限制,首先提升知名度,然後通過周邊産品等方式實現盈利。那麼此舉到底能否日本實現著作權盈利呢?
 |
小學館集英社Production等意在提高」哆啦A夢」的知名度(日本駐紐約總領事館舉行的推廣活動) |
當地時間7月16日晚間,約100多名日本企業界的駐美人員用掌聲迎來了真人大小的哆啦A夢在的活力亮相。這是日本駐紐約總領事館組織的哆啦A夢的推廣活動。
管理「哆啦A夢」版權的小學館集英社Production和其在美國的子公司VIZ Media舉辦了一場説明會。在説明會上VIZ Media首席執行官(CEO)佐佐木健透露了一項大膽的計劃,「(哆啦A夢)的版權使用費通常和使用大牌演員相當,但對於將其大力使用在宣傳活動中的企業,今後原則上將免除版權使用費」。
在日本甚至中國和東南亞家喻戶曉的哆啦A夢在北美是還沒有名氣的新人。版權方希望通過企業的使用,如商品和銷售活動等來增加曝光率。小學館集英社Production方面目前已開始和玩具、食品與飲料企業等展開簽約談判,其意圖是通過大膽實行免費,優先提高知名度。
櫻桃小丸子與初音未來的啟示
「哆啦A夢」並非孤例,還有其他日本老牌卡通形象拓展海外市場時放寬了版權管理。
 |
在香港和台灣地區展開宣傳的時尚版櫻桃小丸子(C)S.P/N.A(C) Formichetti |
以電視動畫片《櫻桃小丸子》為例,製作企業日本動畫公司在海外推廣周邊産品時,首次允許部分改變原動畫形象設計。原作的背景是1970年代,所以原則上對櫻桃小丸子的服裝、髮型和色彩等設計不能進行改變。但在海外推廣時甚至允許了改變頭髮的顏色和改為現代風格的設計。
首開先河的是香港。櫻桃小丸子招牌的鍋蓋頭被染成了粉紅色,並穿上了黑色的靴子。負責設計師是曾擔任Lady Gaga創意總監的Nicola Formichetti。新形象的T恤等周邊産品銷售強勁。
動畫片等的日本卡通形象在海外也深受歡迎。2013年包括動畫形象在內的日本內容産品的著作權收入達到1973億日元。增加至了十年前的2.4倍。不過,日本向美國迪士尼等海外方面支付的著作權使用費則達到8193億日元,著作權收支逆差超過6000億日元。海外推廣的方式是擺在日本企業面前的課題。
提供日本動畫等次文化資訊的「Tokyo Otaku Mode」在Facebook人氣也很高。粉絲數達到約1538萬人,其中99%為外國人。該團體自2013年夏季起,開設了面向海外的電子商務網站,嚴格的版權和著作權問題成為了網站發展的障礙。
如果想在周邊商品卡通形象,就需要處理同原作者、出版社和版權管理代理商等的複雜權利關係。根據Tokyo Otaku Mode的請求,今年春季集英社在北美等地限量推出了熱門漫畫《龍珠》的原畫複製品等,但類似舉措仍然不多。「難得海外有強烈的購買意願,應該加強銷售」,Tokyo Otaku Mode的龜井智英社長表示。
首先進行推廣使用,然後通過授權等獲取收益,這種方式在日本已有先例。比如「初音未來」。2007年該形象作為聲音合成軟體創作的虛擬歌手問世後大受歡迎。最初僅限於非盈利用途免費提供2次創作。後來上傳到視頻網站上相關作品充滿網路,瞬間人氣爆棚。
開拓者是「Hello Kitty」
開發「初音未來」的日本Crypton Future Media公司將在海外擴大初音未來的商用授權。繼今年春季在印度尼西亞舉辦首場活動之後,Crypton Future Media還將於今年秋季在美國舉辦音樂會及商品銷售等活動。該公司的伊藤博之社長表示,「如果擴大能夠自由使用內容的空間,知名度也將成倍上升」。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