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經濟新聞社(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收購了金融時報(FT)集團。雙方相互覆蓋亞洲和歐美等各自具有優勢的地區,將電子版業務作為出路,鞏固作為全球性媒體的地位。由於智慧手機等數位便攜終端的迅速普及,媒體所置身的環境將跨越國境和行業發生巨變。兩家媒體將形成乘積效應,向世界範圍內正掀起的媒體競爭發起挑戰。
「日經將以數位化和全球化2項內容為核心不斷實現發展」,日經會長喜多恒雄7月24日在東京都舉行記者會時如此強調稱。日經對金融時報的收購額約為1600億日元。在跨境新聞媒體之間的收購案中,其規模僅次於1999年發行《今日美國(USA TODAY)》的美國甘尼特報團(Gannett company)以16億美元收購英國Newsquest的案例。
日經希望今後與金融時報在內容相互利用等方面加強合作。日經於2013年推出了英語雜誌「Nikkei Asian Review(NAR)」。這一舉措的目的是希望通過英語向世界報道亞洲的經濟類新聞。日經今後計劃向自身讀者傳播在海外具有很強競爭力的《金融時報》的內容。
此外,日經還考慮在全球範圍內擴大對企業服務。日經擁有「日經TELECON」等主要向日本國內企業提供經濟和企業資訊的資料庫和行情資訊。今後將與金融時報攜手,擴充亞洲的經濟和企業資訊,作為資料庫在世界範圍內銷售。
《金融時報》於1995年推出了電子版,數位領域的舉措一直走在行業前列。如果加上2010年創建的日本經濟新聞電子版,電子版付費讀者人數總計超過93萬人。日經社長岡田直敏在記者會上表示:「將發揮兩家媒體的經驗,推進讀者開拓和新服務開發」,計劃將客戶管理系統等金融時報具有的優勢引入到日經。
網際網路誕生後,媒體的競爭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智慧手機等推廣普及的背景下,「數位媒體和紙媒之間的競爭正在全球推進」(日經社長岡田)。
在歐美,由於可省去中間流通環節的網路實力強大,紙媒正在逐漸失去可將媒體送至全國讀者手中的配送網的優勢。以廣告收入為主的傳統媒體的體力明顯不支。一方面,收集媒體報道零成本發送內容資訊,利用網際網路廣告盈利的新型專業媒體也正在崛起。
大媒體也加入重組浪潮。大型網路銷售平臺亞馬遜的創始人傑佛瑞·貝佐斯收購了美國知名報紙《華盛頓郵報》。大型網際網路服務公司美國線上(AOL)2011年將2005年剛剛成立的網路媒體《赫芬頓郵報》收歸旗下。跨行業、跨國境的媒體重組正在加速。
經濟全球化及數位化的進步推動媒體的國際性發展。在英語區,美國和歐洲的媒體相互進入對方市場,跨國家吸引讀者的趨勢越來越明顯。
另一方面,媒體本身反應各國的文化,所受限制也大相徑庭。雖説日經收購了金融時報,但要想單純地實現組織和媒體的融合,還面臨很大的障礙。包括組織的運營體制在內,如何描繪收購後的具體增長戰略將備受考驗。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