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産業聚焦 > 經營/戰略 > 東芝三代社長7年會計造假的漩渦

東芝三代社長7年會計造假的漩渦

2015/09/16

PRINT

      日本製造業的代表性企業東芝卻發生了鉅額會計違規事件。除了高達2248億日元的利潤減額之外,3位歷任社長也被迫辭去職務,的確這成為東芝成立140年以來,品牌形象受損最為嚴重的一次。那為什麼會發生違規事件呢?為什麼沒能制止呢?又該如何防範呢?東芝的會計違規事件給日本企業經營者和資本市場相關人士出了一道難題。

7月21日東芝記者會上表示歷任3代社長辭職
     位於東京港區的東芝總部懸挂著“TOSHIBA”的廣告牌。8月,身穿職業裝的大學生排在該公司的接待處,與往年一樣,東芝仍在開展招聘活動。東芝還在9月3日接連發佈了個人電腦秋冬款和高檔電飯煲。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沒有任何事情發生一樣。

      不過,內部情況卻很嚴重。董事要處理違規事件的後續事宜,重要的決策進展不順。多個業務部的管理崗不得不對公司的會計違規進行檢查核實。

     問題從直系社長西田厚聰開始

  動搖東芝的醜聞為何會發生?對此,很多資深人士指出,開端是西田厚聰2005年擔任社長。西田經由伊朗當地法人調入東芝的經歷顯得另類,而其藉以顯露頭角的個人電腦業務也屬於支系。公司內外均認為,西田擔任社長是完全沒有前例的人事安排。

  東芝經常由東京大學畢業的重電設備領域的人擔任社長。直到西室泰三顧問的前任佐藤文夫,連續4任社長均為重電領域出身者。當時的公司風氣比較寬鬆,一位資深人士稱:“不存在過度的出人頭地競爭”。

   而改變這一情況的因素是2000年以後經營環境的變化以及高層人事調整。當時從通過重電穩定盈利的模式逐步轉向了以個人電腦和半導體為基礎的不穩定的盈利結構。如果各部門在展開業績競爭的同時相互爭奪職位,就容易産生過度競爭。資深人士認為,在這一趨勢下擔任社長的西田“不管在積極意義上還是消極意義上都改變了東芝”。

 
  就任社長後的西田決定收購美國核電設備巨頭西屋電氣(WH),另一方面,儘快退出相對於藍光光碟(BD)處於劣勢的HD—DVD業務。西田想得到致力於結構改革的經營者的聲譽。

  但是,自從雷曼危機導致業績籠罩陰影的2008年起,開始染指會計違規。“希望一定達成挑戰”、“這樣的數字很丟人,不能公佈”,通過每月底與子公司社長等面談的“社長月度例會”施加壓力,強烈要求改善損益情況。

    任何人都無法阻止

  社長月度例會的原型是岡村正顧問擔任社長的2000年以後形成的。其目的是社長等管理層和業務部門展開建設性的討論,但在西田掌權以後,逐漸演變為要求實施會計違規處理的框架。而要求達成較高目標的“挑戰”是曾擔任東芝社長的土光敏夫建立的傳統,但不知不覺變成了意為“虛報利潤”的説法。

  起推波助瀾作用的是西田的繼任者佐佐木則夫。在2012年9月社長月度例會上稱,“算不上對改善挑戰的回答。完全不行。重新來”,駁回了電視部門提出的改善舉措。此外,在東日本大地震後,國內外核電站的新建計劃均被凍結,通過收購西屋電氣描繪的增長路線圖也被打亂。

  對於高層逼迫部下和一線實施會計違規處理,在自上而下風氣強烈的東芝,沒有員工能加以阻止。佐佐木的繼任者田中久雄也延續了違規會計處理。“必須利用一切手段實現盈利”,田中在暗示退出相關業務的同時,逼迫電視部門達成目標。

  在3任社長參與其中的情況下,延續會計違規處理期間,業務結構改革被推遲。東芝2014財年(截至2015年3月)的合併營業利潤為1704億日元。而家電部門的虧損消耗了快閃記憶體等電子元器件賺取的2166億日元。

  另一方面,作為競爭對手,日立製作所在2008財年計提製造業最大規模的虧損之後,加快推進了剝離不穩定業務的經營改革。通過基礎設施和IT(資訊化技術)系統均衡地實現盈利。營業利潤率達到6.2%,令僅為2.6%的東芝相形見絀。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15
具有一般參考性
 
1
不具有參考價值
 
1
投票總數: 17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併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併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