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本空輸將從10月底開始削減定期貨運航班。按照重量和距離的乘積結果噸公里計算,將同比減少15%。這是自2002年開航以來首次減少運輸量。中國和東南亞的汽車及電子設備零件貨物流動日益惡化,全日空將減少飛往這些地區的航線運輸能力,以改善收益力,積極應對因中國經濟減速等原因而陷入低迷的貨運業務。
在日本,汽車及電機基礎零部件等很多貨物會利用空運方式運往中國及東南亞。雖然製造廠商也在積極進行當地採購,但控制裝置等附加值較高的零部件依然會在日本生産,然後運往海外的工廠。
但在作為消費地的中國,據悉汽車的産品更新速度較慢,空調的成品庫存過多,零部件需求正在減退。
為此,全日空決定減少或取消飛往沖繩(通往中國等亞洲地區的出口基地)的航線以及往返於日本和新加坡的航線。預計可削減20億日元以上,這相當於貨運業務一年費用的百分之幾。
通過減少定期航班,多出的航班可作為臨時航班待機。能夠靈活應對各時期不斷變動的客戶需求,比如在耶誕節前後,電子設備的零部件及産品的貨運流動通常比較活躍。
航空貨運的全球市場行情十分嚴峻。其中通往工廠聚集地亞洲的航線尤為嚴重。據日本航空貨物運輸協會介紹,2010年從日本發往中國的混載貨物約為18萬噸,但2015年下滑到了15萬噸。
不過,並非與中國有關的貨物全部在減少。日用品等的跨境電商的交易十分活躍,推高了航空貨運的需求。這些電商相關物流主要通過北京等旅客需求很大的航線運輸。為此,大多數情況下會充分利用客機機身的貨運空間運輸,而非貨運專機。
各大航空公司擴大客運航線也導致貨運市場惡化。這是因為機身部分的貨運空間增加,運費不斷下滑。全日空雖然將減少專用貨機的運輸能力,但將有效利用航班數量較多的客機,以確保貨運客戶的便利性。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