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産業聚焦 > 經營/戰略 > 日本災區企業在亞洲市場尋求生路

日本災區企業在亞洲市場尋求生路

2019/03/11

PRINT

 

     除了隨著消費的成熟對海上運動的關注度不斷提高的亞洲外,該公司2018年還在加拿大簽訂了代理店合約,力爭在歐美市場擴大銷售。

  

      從2018年開始商品標牌上「Made in Japan(日本製造)」後增加了「 Ishinomaki(石卷市)」。與商品一同向世界宣傳生産基地石卷市。

 

    水産加工業陷入困境

 

       受震災影響,日本災區陷入嚴峻經營狀況的中小企業不在少數。日本的東北經濟産業局截止2018年6月的調查顯示,因恢復設施等而利用國家團體補貼的5591家東北企業中,回答銷售額恢復到震災前水準的還不到一半。

   

      關於銷售額萎靡的主要原因,回答「既有客戶喪失」的最多,佔36.9%。尤其是作為重要當地産業的水産加工業為顧客流失而苦惱。

  

     日本政府機構等也加強了支援措施,幫助開拓新市場。日本東北6縣的商工會議所召開海外買家出席的貿易談判會,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ORO)也幫忙介紹海外企業。

  

       受此推動,日本受災企業開始積極進入海外市場。日本的東北經濟産業局統計顯示,2015年總部設在日本東北地區的企業在海外的子公司及相關公司的數量為243家,比2010年度增加了3成左右。震災時大幅下滑的出口額也在2015年超過了震災前的水準。

 

       主要生産牡蠣和扇貝加工品的Yamanaka(宮城縣石卷市)參加了2018年11月在越南召開的食品貿易談判會。為了在有望實現增長的亞洲市場尋求活路,社長高田慎司親自飛往各地開拓客戶。自有工廠也以每月2、3次的頻率接受東南亞等海外買家的考察,積極宣傳加工技術和品質管理水準。

 

      該公司位於石卷市沿岸的工廠因海嘯大規模受損。儘管較早重啟了生産,但是該公司認為要想擴大銷售額有必要開拓海外市場。並積極辦理食品衛生管理標準HACCP認證、水産品的國際認證的手續。據悉該公司在與海外買家接觸的過程中意識到取得上述認證的必要性。

 

       日本災區企業要想在海外擴大銷售額依然面臨很高的障礙。在貿易談判時,買家經常提出「是不是離福島很近」的問題,高田社長表示,「很不甘心」。即便如此,亞洲圈依然是距離日本較近,巨大且充分吸引力的市場。日本受災企業今後將繼續在應對謠言受害等問題的同時,在亞洲市場上積累經驗。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7
具有一般參考性
 
1
不具有參考價值
 
3
投票總數: 11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