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全球主要企業3家中就有1家虧損
2020/08/05
影響波及到了廣泛的企業。7月31日發表財報的住友電氣工業因線束等汽車零部件業務的下滑,虧損414億日元。荷蘭恩智浦半導體(NXP Semiconductors)的車載半導體下滑35%,連續2個季度出現最終虧損。車載半導體業務7~9月同比減少2成左右。
關店潮在全球範圍擴大,零售和服務行業也在整體上出現虧損。美國星巴克的4~6月財報顯示,現有店銷售額同比減少4成,虧損約6.8億美元。星巴克CEO凱文·強生表示,外賣配送增加,「消費者正在改變生活習慣」,但推高整體水準仍需較長時間。在日本,各鐵路公司和百貨店等內需企業虧損明顯。
半導體和IT構成支撐
雷曼危機時發生了金融行業動盪,整體上利潤減少。但在新冠病毒疫情下,在家辦公和宅家消費等新需求也在出現。在此情況下,數位化明顯加速,半導體、IT企業和以數位技術為武器的企業利潤出現激增。
在資訊通信不可或缺的半導體行業,45%的企業實現利潤增長。台灣積體電路製造(TSMC)4~6月創出利潤新高。CEO魏哲家認為,5G這一大趨勢的浪潮正在湧來,今後也將維持強勁勢頭。
從零售行業來看,電商迅速擴大。美國亞馬遜4~6月銷售額同比增長4成,提供電商平臺的加拿大Shopify也創出利潤新高。旗下擁有雅虎的Z HOLDINGS的電商業務也實現增長。
資本不足成為風險
關於業績前景,市場預計7~9月同比減少2成,10~12月減少4%,到年底實現復甦。不過,這一預期以經濟V字復甦作為前提,下行風險突出。美國IBM的CEO阿爾溫德·克里希納等經營者表示,「與3月時的期待相比,我認為經濟復甦需要較長時間」。
疫情仍未平息,如果人們的外出再次受到限制,疫情下的業績差距將進一步擴大。逆風中的企業將持續虧損,資本不足的風險將提高。加拿大Toscana Energy Income Corporation等石油相關企業的資不抵債情況增加。北歐大型企業斯堪的納維亞航空(SAS,2~4月財報)也出現資不抵債。
包括調整供應鏈和發力電商等措施在內,能否轉變為能與新冠病毒共存的企業,將左右收益的可持續性。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增田咲紀 村上徒紀郎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