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政變,讓日資面臨巨大考驗
2021/02/01
緬甸政府軍2月1日發動了政變。緬甸重回軍政府統治,必將遭到國際社會的譴責,將喪失好不容易抓住的經濟增長機會。對於近年來一直拉動緬甸投資的日本企業來説,也面臨巨大考驗。
在第2次世界大戰之後,較高的教育水準和均衡的産業結構得到積極評價,緬甸被期待在東南亞國家中率先走上增長軌道,但由於長達半個世紀的軍政府統治以及相伴隨的國際孤立,淪落為區域內最貧窮國家。
緬甸作為「亞洲最後的處女地」受到關注的是在2012年。那是與軍政府統治對立、處於自家軟禁狀態的翁山蘇姬被釋放,並當選為眾議院議員之後。隨著政府軍與民主化勢力的對話啟動,美國分階段解除了對緬甸的經濟制裁。美國可口可樂和荷蘭喜力公司(Heineken)等歐美全球企業重新進入緬甸,外國投資拉動的經濟增長啟動。2015年翁山蘇姬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NLD)贏得大選,對民主化的期待進一步加強,實際增長率也一度在東盟(ASEAN)達到數一數二的水準。
2月1日仰光市政府內的政府軍(Reuters) |
在這期間,在進入緬甸的海外企業之中,尤其發揮巨大存在感的是日本企業。在最大城市仰光近郊的迪拉瓦經濟特區,住友商事、三菱商事和丸紅等在2013年以後建造了該國首個現代的工業園區。在2千公頃的廣大佔地內,養樂多等已啟用工廠,豐田也打算進駐。
而在基礎設施領域,KDDI和住友商事通過與當地通信企業的合資涉足行動通訊業務。日本JFE工程公司(JFE Engineering)也將生産公路建設不可或缺的橋樑等。
在消費領域,在緬甸轉向民主化之後,作為外資零售業企業最先進駐的永旺集團正在推進大規模商業設施的開發。
與對緬甸投資的絕對額巨大、但偏重於資源領域投資的中國企業等相比,日本企業涉足的行業更為廣泛。此次政變給這些進駐企業的業務造成負面影響的情況難以避免。
除了內政的混亂之外,今後令人擔憂的是歐美等的經濟制裁的重啟。在軍政府統治時代,美國對於本國企業的緬甸投資、以及同與軍政府統治關係密切的緬甸企業交易的海外企業,採取限制與美國企業進行金融交易等措施。這成為緬甸投資的最大阻礙。美國政府要求政府軍釋放翁山蘇姬,如果以推動民主化的目的重啟制裁,業務的維持也可能變得困難。
近年來,在對於屬於穆斯林的少數民族「羅興亞人」的人權侵害問題上,緬甸也面臨國際社會的嚴厲目光。日本的麒麟控股(HD)與緬甸政府軍旗下的企業合資涉足啤酒業務,被國際人權團體批評指出合資企業的部分資金正在流向政府軍,2020年以後,已停止從合資企業獲得分紅。被視為人權侵害的當事者的政府軍奪取政權,將損害緬甸的形象。投資緬甸的聲譽風險也將隨之提高。
擁有5千萬以上人口、位於中國、東盟與印度交界處的緬甸的潛力巨大,但沒有政治的穩定,就將無法發揮這些優勢。為了避免重返失去的半個世紀,政府軍和民主化勢力雙方需要相互妥協。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松井基一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