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蘭和法國政府對日本和中國巧妙地使用了「兩副面孔」。在開發新興國家市場方面,阿海琺希望同時擁有Atmea和價格低廉的中國設備。另一方面,在法國國內近60個核電機組進行設備升級和維修時,仍然希望與高安全性和高品質的三菱重工留下合作空間。
宮永對於中法兩國的接近表示「和我們沒有關係」,表面上保持了泰然的態度。但日本能源經濟研究所的研究主管村上朋子指出,「(三菱重工)已無法改變日中共同出資阿海琺的局面」。
如果中日企業共同參與,三菱重工和日本政府最擔心的就是反應爐容器、蒸汽發生器和冷卻系統等的技術外流。
儘管宮永表示「將集中精力考慮如何保護Atmea技術」,但村上強調「向中國的技術外流難以避免」。中型的Atmea1型反應爐與大型的歐洲壓水反應爐不構成競爭關係,但與中國「華龍1號」的功率基本相同,將産生正面競爭。
中國稱華龍使用的是自主開發技術,但日本西屋電氣的一名資深技術員透露,華龍不僅使用了俄羅斯技術,「還利用了阿海琺的技術」。華龍在安全性等方面被認為與ATMEA1存在較大的技術差距,但英國東部的布拉德韋爾核電站已決定採用華龍核電機組。在被三菱重工認為具有潛力的南美市場,華龍在11月接到了阿根廷的訂單。
日本能源經濟研究所認為,華龍的安全標準因設置國家的不同而存在差異,但中國承建的價格僅為ATMEA1的一半左右。儘管低廉的價格是中國核電站的賣點,但中國對提高安全性的技術也十分渴望。三菱重工的一名高管説:「作為獲得中國資金的交換條件,中核集團當然希望獲得阿海琺的技術提供。除此之外,中國對ATMEA的技術也是虎視眈眈」。
三菱其實早在暗中佈局?
其實,最初在海外核電市場先行一步的並非三菱重工,而是在2006年以6000億日元收購美國核電巨頭西屋電氣(WH)的東芝。東芝和西屋電氣曾卯足力氣想要得到土耳其的核電站訂單,日本政府也對此大力支援。而積極開拓海外市場的西屋電氣毫不吝惜地將「AP1000」反應爐的技術提供給了中國。作為交換,西屋電氣提出要奪取中國市場,戰略與三菱重工大相徑庭。
然而,受2011年福島核洩漏事故影響,同型的沸水反應爐技術(BWR)被牽連。土耳其擔心沸水反應爐的抗震性,機會輪到了三菱重工的頭上。西屋電氣因此大傷元氣,經營陷入低迷。2012和2013年度的虧損額超過了1000億日元。在東芝和西屋電氣鎩羽而歸之後,三菱重工被推上前臺。
日本政府核電政策司令塔的人物之一是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秘書官今井尚哉。今井是安倍的心腹,曾擔任資源能源廳副廳長,熟稔核電政策。另一人是2015年8月剛剛上任的日本經濟産業政策局長柳瀨唯夫。柳瀨是日本前首相秘書官,在東芝收購西屋以及三菱重工與阿海琺合作的時候,曾擔任核電政策課的課長。
一邊是日本政府的壓力,一邊是中國勢力的崛起,三菱重工在夾縫中面臨著諸多難題。不過,三菱重工一位高管推測,「宮永社長高瞻遠矚,早就料到與阿海琺的關係會産生間隙」。10月公佈的三菱重工與法國ENGIE集團(原法國燃氣蘇伊士集團)的一籃子合作就是很好的證明。在電力和燃氣領域位居全球第2的ENGIE也加入到三菱重工在土耳其參與的核電站新建項目。在全球開展核電業務的ENGIE作為合作對象來説無可挑剔。該高管表示「假如與阿海琺的關係破裂,在國際核電市場中將與ENGIE攜手」。
機器人、發電設備、潛水艇……三菱重工從事的業務逃不開被國際政治影響的宿命。在國際政治因素盤根錯節、競爭異常激烈的核電市場上,中國、日本、法國的企業能否找到最佳答案呢。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上阪欣史 花房良佑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