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産業聚焦 > 工業 > 拖拉機也自動駕駛!日本發力IT農業

拖拉機也自動駕駛!日本發力IT農業

2016/02/16

PRINT

      日本企業正相繼開展推進農業IT(資訊技術)化的嘗試。生産農業機械的久保田1月19日推出了可完成無人耕作等的自動駕駛拖拉機。而日本另一家農機生産企業洋馬則計劃於近期開始利用小型無人機進行土壤測定。隨著老齡化的加劇,日本農業出現了人手不足、生産難以順利推進等問題,因此將借助IT加以克服。各企業計劃首先在日本國內銷售,今後力爭拓展至亞洲市場。

進行現場演示的久保田自動駕駛拖拉機(19日,京都市)
  久保田的自動駕駛拖拉機借助全球定位系統(GPS)等確定車輛所在位置。並根據預先輸入的農田形狀和面積數據,由拖拉機自動控制方向盤和耕作裝置等。可在無人駕駛狀態下完成田間的耕作、施肥和播散農藥等工作。

  一般由人駕駛的拖拉機等,如果遇上農田凹凸不平或浸水等情況,方向盤將很難操控,不便於駕駛。但久保田的拖拉機在這樣的田間也能穩定行駛。計劃2018年上市。

  久保田社長木股昌俊認為,「不熟悉農業作業的人也能熟練使用的農機需求非常大」。該公司1月19日還宣佈,在10年之內,將在日本全國15個地點建立自有農場,作為IT農業的試驗場。此外,還將開發自動完成插秧等的技術。

  日本井關農機和洋馬也在開發與久保田相同的自動駕駛拖拉機。

  歐美大型企業也在開發在麥田等使用的自動駕駛農機,但日本各企業最早掌握了適合水田的自動駕駛技術。首先將在日本國內進行銷售。日本各企業認為,水稻種植面積巨大的亞洲將來由於老齡化等原因,有可能面臨與日本相同的課題,因此期待今後需求增加。

  另外,此前一直依靠人力實施的土壤調查今後也將借助IT來提高效率。洋馬將遠端檢測土壤中所含水分和酸性度的感測器安裝到了小型無人機上。可用於檢測土壤,以選擇肥料以及實施土質改良。

  目前還出現了跨行業企業依靠自身優勢涉足相關領域的情況。日本重工業企業IHI正在開發借助人造衛星監控農作物生長、然後向農戶提供相關資訊的技術。將通過人造衛星拍攝的圖像來掌握農作物的狀態,並結合由感測器收集的土壤狀態等數據加以分析。

  豐田汽車則面向白米種植企業推出了雲服務「豐收計劃」。借助這一機制,在種植企業和農地的種植人員之間,可隨時交換農作物的生長和作業情況的數據。還能自動安排插秧和收割等作業計劃。

  據日本農林水産省的調查,截至2014年,日本國內農戶的平均年齡已達到66.8歲,其中65歲以上佔比超過60%。很多農戶都在邁向老齡化,由於人手不足,很難順利雇到人員。

  另一方面,對於日本來説,隨著跨太平洋經濟合作協定(TPP)達成基本協議,進口農産品將隨之增加,競爭將日趨激化。如果IT農業得到普及,將有助於提高日本農産品的競爭力。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26
具有一般參考性
 
3
不具有參考價值
 
0
投票總數: 29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