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産業聚焦 > 工業 > 日本首顆月面探測器最早2019年升空

日本首顆月面探測器最早2019年升空

2016/05/18

PRINT

       三菱電機將負責製造日本首個月球表面探測器。該公司從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接到訂單,最早將於2019年發射升空。將提高可在目標地附近著陸的性能,力爭使精度達到其他國家已開發探測器的10倍以上。相關技術還將應用於JAXA今後規劃的月面基地建設及火星探測等。三菱電機在人造衛星開發等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將通過開發探測器帶動其航太業務的進一步增長。

三菱電機負責製造的月面探測器的構想圖(JAXA·池下章裕 提供)
       三菱電機將與JAXA以及日本國內多家大學合作進行開發。開發費用為180億日元。力爭以距目標位置100米左右的誤差實現著陸。據稱,其他國家的探測器的誤差為1公里以上。該探測器是一個重約130千克的小型無人探測器,開發前提是在月球著陸後不再返回地球。

       該探測器將在飛行中用光學攝像頭拍攝月球表面,識別出環形山。然後與2007 年日本發射的繞月衛星「月女神」(Kaguya)收集的月球環形山資訊進行對照,推斷出自己的位置。

       三菱電機曾開發氣象衛星「向日葵7號」等,在人工衛星的開發製造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除了2014年接到過卡達的通信衛星訂單之外,還為土耳其製造過通信衛星。該公司2013年將位於神奈川縣的鐮倉製作所的人造衛星産能提高了一倍,達到8顆。力爭在2020年度將航太系統業務的銷售額提高至1500億日元,比2015年度提高50%。

 
       新製造的探測器將利用IHI的日本國産小型火箭「Epsilon」從內之浦宇宙空間觀測站(鹿兒島縣肝付町)發射。JAXA還預定最早於2022年度發射火星衛星探測器,屆時將充分參考在月球探測時積累的技術。

       前蘇聯和美國在1960~70年代相繼實施了無人探測器的月面軟著陸,中國在2013年成為第三個成功實現這一計劃的國家。印度也準備實施相關計劃。關於日本的探測器,2005年「隼鳥號」曾在小行星絲川著陸後返回地球,而此次將是日本首次挑戰在月球這類較大的天體上著陸。如果能成功,將成為日本向世界展示自身科技實力和製造能力的絕佳機會。

       在商業航太領域,日本以發射氣象衛星和科學衛星為主要,且大多是來自日本政府機構的訂單。日本國內的航太産業的銷售額約為3000億日元。今後要實現發展有必要增加來自國外企業或政府的訂單。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12
具有一般參考性
 
1
不具有參考價值
 
4
投票總數: 17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