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重工靠什麼戰勝中車拿到紐約地鐵訂單?
2018/01/26
金花芳則表示,「週末出故障也能迅速應對,川崎重工的日式服務一直受到好評」。北美與日本相同,與車輛企業相比線路運營商的話語權更強。車輛廠商需要根據路線和具體運營商等細緻改變性能參數。與業務規模相比品質和服務更重要,因此日式的産品製造能力容易起作用。
而歐洲是全球第2位的西門子和第3位的阿爾斯通的根據地,二者的鐵路車輛業務預定2018年合併。在歐洲,業務規模更容易直接提升訂單爭奪能力,與日美形成對照。
單筆訂單規模接近歷史總和
川崎重工自1985年以來向紐約市公共交通局交付了超過2200節車輛,而本次的單筆訂單就超過1600節,規模接近歷史總和,按交貨期完成製造和交付並非易事。川崎重工在美國的林肯工廠(位於內布拉斯加州)和揚克斯(Yonkers)工廠(紐約州)需要展開合作,建立符合要求的製造和服務體制不可或缺。
要期待業務取得更大收益,將大量訂單轉化為新業務的創意十分重要。日本最大鐵路車輛企業日立製作所在英國獲得的高鐵訂單僅為866節,不過合同還包含長達27年半的維護業務,因此業務總額達到1萬億日元。日立的車輛在2017年已經啟動運作。
川崎重工此次接到的訂單規模超過1600節,非常巨大,但合同主要是老化車輛的更新需求。今後要擴大業務,推動車輛的運營支援等實現商業化或將成為選項。憑藉川崎重工在紐約的較高車輛份額、車輛數據和此前的週到服務業績,有望獲得穩定收益。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牛山知也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