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成為全球鐵路車輛新的競爭點
2018/09/27
展示車輛也在邁向數位化。西門子在全球首次推出新型高速鐵路車輛。分析通過車輛上安裝的數百個感測器獲取的數據,有助於故障的預兆監測和保養。與傳統型車輛相比,運輸能力提高10%,初期投資、保養和服務的成本可降低約3成。
西門子將主要用於工廠的機械保養等物聯網平臺和雲技術運用於鐵路部門,已經取得了成果,例如在西班牙的高速列車上利用自主的數據分析平臺減少故障,通過將正點運作率提高至99%,減少車票退票。
抗衡中國中車
「亞洲的大企業將對市場産生影響,數位化將改變交通的未來」,西門子總裁喬·凱撒(Joe Kaeser)在決定與法國阿爾斯通合併業務的2017年如此表示。這一發言指的是當時已在車輛産量上居世界第1和第2的兩家中國企業在2015年合併誕生的中國中車。
中國中車的銷售額超過3萬億日元,大幅超過2018年內西門子和阿爾斯通合併的新公司的銷售額(約2萬億日元)。中車力爭以低成本為武器,擴大與「一帶一路」構想有關的基礎設施建設等中國市場以外的業務。
![]() |
西門子與阿爾斯通的德法聯盟不僅通過擴大規模來追趕中國中車,還計劃加強數據的積累和分析經驗。
中國中車在規模上是壓倒性的世界第一,但在歐美等海外市場缺乏業績。在展會上,中國中車也在大力宣傳數位化。
「觸摸一下窗戶,乘客就能獲得資訊」,中車的新型地鐵車輛在窗玻璃上搭載了平板電腦的功能。中車還將展出了貨物追蹤和危險品監視的物流服務,將鐵路貨物的數據與海運等共用。「正如無現金結算普及顯示的那樣,中國創新的速度感不容輕視」,日本的車輛零部件廠商抱有很強的警惕感。
在日本企業之中,最大廠商日立製作所的銷售額還不到1萬億日元。在成本競爭方面處於不利地位。日立希望充分利用具有優勢的物聯網技術,以爭奪市場。
日立在英國提高效率
在英國倫敦帕丁頓車站(Paddington Station),高高的屋頂下的站臺上,深綠色的高鐵車輛「Class 800」一字排開。這些車輛由日立開發,於2017年10月啟動商業運營。其特色在於,車身上4萬個感測器收集的數據能夠有效提高保養效率。日立獲得訂單的維護期間為27年半。數據的利用直接關係到鐵道運作的高效化。
在中美貿易戰和英國退出歐盟等貿易環境變得不明朗的背景下,僅在特定市場拓展業務的風險也在提高。能在世界各地拓展業務的大型企業更有優勢。
日本企業在密集日程運作高效列車方面略高一籌,一直在打造使用交通類IC卡的「站內商業」等以鐵路為核心的經濟圈。車輛及相關設備企業、基礎設施等各個領域的業內企業能否團結起來提高服務能力?這將決定日本企業能否贏得全球競爭。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柏林 牛山知也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