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民營核電」政策走到極限
2019/01/18
日立製作所1月17日發佈消息稱,凍結英國的核電站新建項目,2018財年(截至2019年3月)計提約3千億日元損失。在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後,安全對策費用提高,日本的核電出口項目全部遇到暗礁。歐美企業也持續陷入苦戰,而由國家發揮主導作用的中國和俄羅斯企業崛起。在全球範圍內,核電業務的「國策民營」(把國家政策的具體落實委託給民營企業) 呈現出極限。
「屬於民營企業的日立負擔全部成本存在極限」,日立社長東原敏昭在1月17日的記者會上闡述了凍結的理由。在此番發言的背後存在著1周前英國首相特蕾莎·梅的一句話。
![]() |
「這是由民間決定的事情」,北京時間1月11日,英國首相特蕾莎·梅在倫敦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會談後的記者會上如此表示。這句話是對首腦會談中沒有談及日立核電站項目的説明,但對於一直要求英國政府提供追加支援的日立高管來説,「這是令人泄勁的一句話」。
日立社長東原敏昭表示,「如果英國政府提出新方案,(日立)有可能解除凍結」。但特蕾莎·梅政權因脫歐問題與議會對立,缺乏承受進一步負擔的餘力。
像日本和英國一樣把國家政策的具體落實委託給民營企業的「國策民營」做法在全球核電市場變得不合時宜。陷入經營不振的法國核能巨頭阿海琺集團(現為法馬通)併入了法國電力集團(EDF)的旗下。而在美國,西屋電氣(WH)破産,通用電氣(GE)退出核電業務的猜測也不斷出現。
崛起的是國家主導型的中國和俄羅斯企業。從2000年以後全球投入運作的核電機組訂單來看,中國為33個,俄羅斯為15個,兩國佔過半數。
![]() |
日立在英國核電項目完成後的想像圖 |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金融市場
日經225指數 | 28493.47 | 336.50 | 04/14 | close |
日經亞洲300i | 28493.47 | 336.50 | 04/14 | close |
美元/日元 | 132.42 | -0.60 | 04/14 | 15:15 |
美元/人民元 | 6.8381 | -0.0298 | 04/14 | 07:14 |
道瓊斯指數 | 34029.69 | 383.19 | 04/13 | close |
富時100 | 7843.380 | 18.540 | 04/13 | close |
上海綜合 | 3336.1530 | 17.7892 | 04/14 | 14:05 |
恒生指數 | 20405.12 | 60.64 | 04/14 | 14:04 |
紐約黃金 | 2041.3 | 30.4 | 04/13 | close |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