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産業聚焦 > 工業 > 日本挑戰第三代超音速客機開發

日本挑戰第三代超音速客機開發

2021/09/27

PRINT

       美國聯合航空(United Airlines)此前宣佈引進超音速客機的消息引發了廣泛關注。到目前為止,因為存在噪音等課題,超音速客機的開發一直沒有顯著進展,但最近,日美等國家正在積極推進相關課題得到大幅改善的被稱為「第三代」超音速客機的技術開發。日本在這方面的領頭羊是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JAXA有機會在開發上勝出嗎?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採訪了最新動向。

      

超音速客機飛行示意圖(JAXA提供)

          

      超音速客機的飛行時速超過1224公里(1馬赫)。現有的噴射客機從美國西海岸的舊金山飛到日本東京需要約10小時,如果採用與美聯航簽約的美國初創企業Boom Supersonic的技術,則可以縮短至6小時。設想的用戶是希望縮短長距離移動時間的企業經營者和富裕階層等。有估算認為,未來10年超音速客機的需求將達到1000~2000架。

       

      海外大型航空企業開始引進超音速客機的這一動向對日本航空産業的影響巨大。原因在於美國波音也表示將涉足超音速客機市場,這將對包括涉足機翼生産的三菱重工業、機身製造商川崎重工業還有飛機引擎企業IHI等日本各家企業的業務帶來影響。

 

      10多年來一直致力於超音速客機實證實驗的JAXA航空技術部門航空系統研究小組負責人牧野好和指出「對於日本産業界來説,這一動向絕對不容忽視」。

   

   

      圍繞超音速客機,Boom Supersonic的目標是在2029年實現實用化,國際民用航空組織(ICAO)正在為此制定噪音限制等國際標準。在超音速客機的實用化階段,最大的課題是因飛行過程中機身與空氣碰撞的衝擊波(sonic boom,聲爆)而産生的噪音。1960年代英法開發的世界首款超音速客機「協和式飛機(Concorde)」雖然體積較小,但噪音卻大如雷鳴。相關業務未能得以延續。

    

      據牧野介紹,1980年代到90年代,美國國家航空航太局(NASA)和波音等企業曾在一段時期積極開展過可乘坐200~300人的大型「第二代」超音速客機的開發。但由於聲爆與機身體積成比例增大,最終未能實現。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12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3
投票總數: 15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