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專利申請看中美日mRNA技術有多強
(2022/02/06)
-

新冠疫苗讓採用mRNA技術的醫藥品在全球首次實用化。在這一領域佔據優勢的國家有哪些?從全球的專利申請數來看,首位是美國,高達5167項,佔整體的48%。中國為858項,排在第3。如果觀察專利的各種價值……
-
日本光纖面向6G進化,領跑世界
(2022/01/30)
-

日本NEC和NTT正在推進開發傳輸容量達到目前4倍、被稱為「多芯」的新一代光纖。在相關全球專利申請件數方面,日企也獨佔前4。不過,中國的長飛光纖光纜、美國康寧等日本以外企業也在推進開發……
-
日立開發出帶傳感器的工作服,分析作業負擔
(2022/01/29)
-

工作服根據人的動作及姿勢等,以數值來表示工人身體承受的負擔。可通過數據確認負荷較大的工作集中在哪位工人身上,促進改善工作流程等。還設想與熟練工進行對比,用於指導作業方法等……
-
日本新材料可輕鬆回收空氣中二氧化碳
(2022/01/21)
-

吸附劑在吸收二氧化碳後,可形成固體。再次提取二氧化碳時,僅需加熱固體,可以減少能耗……
-
日本新一代火箭「H3」的首次發射將再度推遲
(2022/01/18)
-

H3最初計劃在2020年度發射升空,後推遲至2021年度,本次將推遲至2022年度……
-
日本在著手研究人工影響颱風
(2022/01/18)
-

向颱風眼30~50公里見方的領域內噴撒大量的冰,計算結果顯示風速最大減弱了3米/秒,建築物的受損減輕3成,但需要的冰量龐大到以億噸為單位。專家説需要找到影響颱風勢力的「穴位」……
-
日本在金融交易中成功實施量子加密通信試驗
(2022/01/17)
-

以投資者和證券公司的交易為設想,把股票委託掛單等模擬數據進行加密後發送,可以確認與現有系統有著同樣的通信速度等……
-
日本首次用iPS細胞治療人類脊髓損傷
(2022/01/14)
-

研究人員使用iPS細胞提前培育出作為神經基礎的細胞(神經前體細胞)並冷凍保存,向每位患者的脊髓損傷部位注射移植200萬個細胞。據悉手術過程十分順利,將用1年的時間來驗證安全性和治療效果……
-
超導輸電在日本將進入實用化階段
(2022/01/13)
-

要達到超導狀態,以往需要冷卻到攝氏零下269度,日本相關機構開發出在零下196度也能實現超導的材料,使得冷卻劑可以從昂貴的液氦改換成每公斤數百日元的液氮,價格不到原來的十分之一……
-
日本用DNA造微型膠囊,實現藥物「指哪打哪」
(2022/01/13)
-

日本研究團隊把兩種不同結構的DNA組合起來形成膜狀,作為膠囊的材料,把只與特定物質發生反應的分子附著到DNA上,形成僅在滿足某種條件時才打開膠囊的機制。舉例而言,在治療癌症時,只將藥物成分投送給癌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