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産業聚焦 > 科學/技術

科學/技術

富士底片發現造成皮膚粗糙的原因之一 (2022/01/11)

該公司發現濕度差會使皮膚角質層的含水量減少和保護功能下降。研究成果將應用於化粧品開發…
日本探月活動在2022正式啟動 (2022/01/05)

日本把2022年度計劃發射的探測器「SLIM」定位為更正式的探月技術驗證,目標是把在月面著陸的誤差範圍控制在100米以內。日本2023年度還將和印度共同發射新探測器,探測被認為可能存在冰和水的月球極地地區……
日本出發的太空旅行何時實現? (2021/12/31)

小玉祥司:2021年,民間人士的太空旅行相繼成為話題。由於費用昂貴,有意見認為這仍是「有錢人的遊戲」,但在不遠的未來變得像乘飛機一樣理所當然的日子無疑將會到來。不過,從日本出發到太空旅行還存在3個課題,首先是日本缺乏載人火箭……
日本將進行用光與衛星進行通信的驗證實驗 (2021/12/28)

通信速度為10Gbit/s,是使用電波的傳統衛星通信的10倍……
日美擬合作利用人造衛星觀測氣候變化 (2021/12/28)

JAXA將為NASA有關氣候變化研究的新計劃提供協助。將利用擁有優勢的雷達技術等對原因進行分析,幫助提高預測準確度……
無需稀有金屬的「木質電池」就快來了 (2021/12/27)

木質電池是使用從紙漿中提取的「纖維素奈米纖維(CNF)」製作的蓄電體,日本製紙日前成功點亮小燈泡約7秒鐘,今後將增加容量,計劃2023年度製造出面向室內小型無人機的試製電池,未來還計劃用於純電動汽車……
未來可期的鈉電池:充電快還不用稀土 (2021/12/24)

7月底,寧德時代發佈了首款鈉電池,鈉電池將供給低價位純電動汽車,目標是2023年達到實用化。這款鈉電池15分鐘可充電80%以上,在零下20度的環境下也可以穩定供電。鈉電池不使用稀有金屬,有望穩定採購材料……
AI正在成為半導體設計師 (2021/12/24)

半導體的設計尖端而複雜,成本日益增加。據悉5奈米線寬半導體的開發成本為5.4億美元,達到10奈米産品的3.1倍。在此背景下,AI給設計帶來革新,谷歌靠AI把半導體電路配置工序的用時縮減到此前的1/100……
日本新型量子電腦最早2030年問世 (2021/12/23)

日本將登上新一代高速電腦量子電腦的世界舞臺。日本研發的是光量子電腦,可在常溫下工作,不需要使用冷卻裝置等。與目前主流的「超導」方式量子電腦相比,有望大幅降低運作時的成本……
日本人工光合作用技術達到實用水準 (2021/12/21)

豐田中央研究所通過增大裝置尺寸和改進構件等,使能量轉換效率比原來提高了3個百分點以上,達到了10.5%,超過了被視為實用化目標的10%。人工光合作用作為脫碳新技術備受關注,應用於社會的時間越來越近……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