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研究人員靠通電殺死生魚片寄生蟲
(2021/08/09)
-

日本熊本大學的研究團隊開發了新的殺蟲技術,在100兆瓦電力下僅通電1微秒即可殺死寄生在魚類身上的異尖線蟲。相較於冷凍和加熱方式,通電不會破壞生魚片的味道和外觀等……
-
數據分析成日本奧運奪金秘密武器
(2021/08/04)
-

自奧運會首日起,日本連續4天奪得柔道項目金牌,數據在競爭對手分析和狀態管理兩個方面發揮了有效作用。2016年里約奧運會以後,幾乎所有重要國際大賽,日本都會派出分析人員……
-
日本發現二氧化碳吸收效率達10倍的物質
(2021/08/04)
-

東京都立大學發現了一種物質能高效吸收二氧化碳,而且在使用後基本上能夠100%重新利用……
-
諾獎候選技術「精密聚合」:日本領跑産品化
(2021/07/15)
-

「精密聚合」是一種能使分子的長度和形狀保持一致的技術,廣泛用於汽車、半導體等領域。開創這一技術的日美研究人員被視為諾獎候選人。從相關專利申請和論文數量來看,中國位居首位……
-
中美日逐鹿量子電腦研發
(2021/07/06)
-

谷歌2019年成功實現了「量子霸權」,還力爭2029年「最先完成」量子電腦的研發。一方面,中國科技大學也在2020年實現了「量子霸權」,還宣佈開發出了超導量子電腦「祖沖之號」,發起猛追。日本則在「模擬量子電腦」方面提升存在感……
-
連載:日本登月
(2021/07/02)
-

全球的目光再次聚焦月球。美國正在推進最早於2024年將太空人送上月球的「阿爾忒彌斯計劃」。中國則將與俄羅斯合作建設月面基地。日本也不甘示弱。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採訪了日本的開拓者們為實現登月而付出的努力……
-
日本神岡礦山:深藏地下的超級粒子實驗室
(2021/07/02)
-

這裡誕生了小柴昌俊和梶田隆章兩位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的成果。目前已開始建設新的基本粒子觀測裝置「頂級神岡探測器」。該礦山的地下有多個探索暗物質粒子的實驗設施,是世界上屈指可數的基地……
-
人工光合作用開路人—岡山大學沈建仁
(2021/07/01)
-

就像植物的光合作用一樣,「人工光合作用」利用陽光、水及二氧化碳生成氧氣等有用物質,是有望實現脫碳化的新技術。出生在中國的在日華人教授沈建仁開創了這種可能性……
-
12家日企共同利用量子電腦探索産業創新
(2021/06/30)
-

美國IBM近期將在日本首次投入運作「商用機」,為量子電腦在産業用途完成實用化,與日本企業共同積累知識經驗。豐田和三菱化學設想將其用於新材料的開發等……
-
日本超級電腦「富岳」三連冠
(2021/06/29)
-

「富岳」正在用於藥物開發和材料等産業用途。但性能競爭十分激烈,加緊開發高速電腦的中美兩國正在緊追猛趕,「富岳」最早有可能在2021年下半年失去首位寶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