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産業聚焦 > 科學/技術

科學/技術

諾獎得主真鍋對氣象預報百年發展有功勞 (2021/10/08)

預測未來氣象的「數值預報」概念在1904年就已提出,但計算複雜的方程式需要很長時間,電腦的出現打破這一壁壘。在預測整個地球大氣流動的技術方面,真鍋淑郎開發的模型作出貢獻……
真鍋淑郎曾認為自己不會得諾獎 (2021/10/06)

吉川和輝:真鍋1958年赴美,他的研究生活大部分在美國度過。氣候變化研究權威布洛克評價稱,「(真鍋)對研究的熱情令人難以置信。簡直就像從身體裏發出火焰」……
真鍋淑郎這樣為應對全球變暖做出貢獻 (2021/10/06)

諾獎得主真鍋研究的「氣候模型」能夠模擬氣溫、氣壓、洋流等地球上的物理現象,真鍋在其發展的各個階段都作為先鋒參與其中。氣候模型最初用作研究氣候機制的「實驗裝置」,後來成為預測地球未來的工具……
真鍋淑郎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2021/10/05)

真鍋淑郎在1960年代開發出可以根據物理定律在電腦上再現和預測整個地球氣候的數值模型,首次明確證明了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對氣候的影響。真鍋淑郎是預測全球變暖的先驅……
日企計劃明年投放植物性新冠疫苗 (2021/09/30)

疫苗由田邊三菱製藥的子公司Medicago開發。在植物中嵌入病毒基因,從長大的葉子中提取疫苗成分。這是首次利用植物製造人用疫苗。已在英美開展最終臨床試驗,未發現嚴重副作用。這種新冠疫苗成本低,容易量産,且容易對付變異病毒……
日本開發出通信錯誤幾乎為零的塑膠製光纖 (2021/09/28)

高速通信等使用的光纖一般由玻璃製成,但成本高,易折斷。塑膠製此前易産生資訊傳輸錯誤……
日本挑戰第三代超音速客機開發 (2021/09/27)

民航客機産業經歷過2次根本性變化。一次是1940年代機體由四邊形變成了流線型,第二次是1960年代噴氣式替代螺旋槳飛機。打破音速的壁壘將成為第三次變革。日本希望借此次變革擺脫只供應零部件的現狀……
日本將味道數據化進行再現 (2021/09/24)

 「就像共用視頻和音樂一樣,自己品嚐過的味道也能共用給其他人,這樣的日子不遠了」,明治大學的宮下教授如此斷言。可能讓這一未來變為現實的是2020年開發的電子信號味道重現技術……
「五感通信」技術的實現備受期待 (2021/09/24)

愛立信2019年公佈的報告預測,到2030年與五感聯動的技術就可以日常使用了。如果能夠再現和共用味覺和嗅覺,便可以在自己家試吃店裏賣的食品,邊確認味道和香味邊購買。因為生病飲食受限的人可以模擬體驗吃飯,直到獲得飽腹感……
日本開發6G、7G基地台的節能通信技術 (2021/09/15)

6G以後的高速通信預計會使用比現行5G更高的毫米波及太赫茲頻段,但耗電量增大和傳輸距離短成為問題。日本資訊通信研究機構等開發了讓無線基地台簡易化,可以大幅節能和降低成本的技術但要推向實用化,還存在課題……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