堀江貴文名下民企火箭研發項目即將收尾
2017/05/05
日本北海道大樹町的新創企業「Interstellar Technologies」進行的小型火箭研發項目已經迎來尾聲。如果發射成功,將是日本首次由民間企業自主研製的火箭到達太空。通過採用大量現有産品和自製零件,實現了成本削減,該公司的最終目標是實現商業化。
![]() |
Interstellar Technologies公司正在開發的小型火箭概念圖 |
該公司由日本活力門公司前社長堀江貴文於2013年創建。大樹町的工廠是從舊超市改裝而成。14名員工的平均年齡只有30歲。分別在通信和零件加工等自己擅長的領域裏努力工作。
此次開發的是全長約9.9米、重約1噸的觀測火箭。將穿越大氣層與太空分界線的100公里高度,計劃在太空停留約4分鐘。可搭載最高20公斤的設備,預計用於在微重力下的試驗等研究活動。
該公司2016年成功研製了進入太空所需的推力1噸的引擎。如果將於近期進行的120秒燃燒試驗取得成功,將大大加快1號機發射的研發進程。
![]() |
在觀測用途的火箭之外,該公司也計劃開發將人造衛星送入軌道的火箭。公司社長稻川貴大(30歲)介紹説:「隨著人造衛星趨於小型化,對火箭便利性的要求已經超過性能。我們的理想是開展‘太空快遞’」。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與三菱重工業投入使用的日本主力火箭H2A可搭載大型氣象衛星,但每次發射成本為數十億至100億日元。
Interstellar公司簡化了火箭結構,使其更易量産,搭載的人造衛星也限定為重量100公斤以下的超小型。發射成本將控制在數億日元之內。
該公司的研發費用主要來自個人和企業的投資,但社長稻川表示:「為早日投入實用,我們需要國家給予扶持。希望得到JAXA的技術援助等,促進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的協作」。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金融市場
日經225指數 | 28493.47 | 336.50 | 04/14 | close |
日經亞洲300i | 28493.47 | 336.50 | 04/14 | close |
美元/日元 | 132.42 | -0.60 | 04/14 | 15:15 |
美元/人民元 | 6.8381 | -0.0298 | 04/14 | 07:14 |
道瓊斯指數 | 34029.69 | 383.19 | 04/13 | close |
富時100 | 7843.380 | 18.540 | 04/13 | close |
上海綜合 | 3336.1530 | 17.7892 | 04/14 | 14:05 |
恒生指數 | 20405.12 | 60.64 | 04/14 | 14:04 |
紐約黃金 | 2041.3 | 30.4 | 04/13 | close |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