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誰將最先量産「上帝粒子」?
2019/04/26
但是,如果被視為能取代標準理論的強有力候選的「超對稱性理論」是正確的話,則需要5種希格斯玻色子。除此以外,還存在可以想像超越空間和時間的第5個維度存在的可能性等各種宇宙模型。如果弄清希格斯玻色子的詳細性質,就有助於判斷其中哪一種理論是正確的。
![]() |
不過,世界物理學家攜手推進設計和開發的ILC計劃目前面臨難局。圍繞被認為整體達到8千億日元(約合人民幣479億元)的建設費的承擔問題,在作為建設候選地的日本國記憶體在反對的聲音,仍未拿出開工建設的時間表。3月,日本文部科學省提出看法稱「將帶著關注繼續推進國際意見交換」,但並未發展到積極表示承接該建設項目。
在ILC計劃陷入停滯的背景下,正在浮出水面的構想是中國的光子工廠(Photon Factory),即大型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CEPC)。雖然使電子和正電子相撞這一點相同,但與直線狀的ILC不同的是,其將採用與LHC同樣的環形。這將是一週約為100公里、相當於LHC(27公里)的約4倍的巨大加速器。
ILC設想2026年前後開工建設,2030年代投入運作,而CEPC則力爭2035年前後投入運作。除了ILC和CEPC以外,歐洲也具有建造希格斯粒子工廠的構想,但即使實現,投入運作也要等到2050年前後這一非常遙遠的將來。如果ILC的建設不斷推遲,CEPC比其更早投入運作的可能性也將出現。
「今後20~30年的物理學的核心無疑將是希格斯玻色子」,一直推動日本主導ILC建造的東京大學特任教授山下了如此表示。最初投入運作的希格斯粒子工廠領跑今後的物理學研究的可能性很高。正因為尖端物理學還是技術創新的源泉,所以希格斯粒子工廠最初將在哪投入運作正受到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小玉祥司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